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鼻孔吸氣。再用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按住左鼻孔,同時鬆開右手拇指,將氣體從右鼻孔撥出。

吸氣時,儘量擴張腹部,使最大量的氣體進入肺部。呼氣時,要將氣體完全從肺部排出。按這樣的方法,左、右鼻孔交替呼吸幾次,最後將氣體從右鼻孔撥出,恢復正常呼吸。保持坐姿,休息片刻,體會剛才的修練為身心帶來的平靜與安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神經系統(1)

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和脊髓

自主神經系統:控制內臟功能

交感神經系統:主司「作戰或逃避」反應

副交感神經系統:主司放鬆反應

軀體神經系統:控制肌肉系統和外部受器

神經系統分為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軀體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交感神經自後背中部發出,調節各種內臟器官的活動和精神上的壓力,刺激交感神經能使人體產生「作戰或逃避」反應。副交感神經位於頸部和下背部,它的功能與交感神經互補,能夠使人產生放鬆反應。

在人體中,發自大腦和脊髓的神經遍佈全身各處,所有器官和腺體中都有神經存在,身體內每個組織的健康都受到神經系統的支配。所以,健全的神經系統對於維持身心健康、恢復生命活力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軀體神經系統包括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它能接收和處理身體各個部位的受器傳遞給它的訊息(這些受器存在於面板、隨意肌、腱、關節、眼睛、舌頭、鼻子、耳朵等部位,向腦部傳遞觸控、疼痛、熱、冷、平衡、視覺、味覺、嗅覺和聲音等訊息),使我們能夠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自由地活動四肢。

與自主神經系統和軀體神經系統相關的常見疾病:

帶狀皰疹 偏頭痛 物質濫用 失眠

注意力不足障礙 焦慮症

纖維肌痛/慢性疲勞症候群 帕金森氏症

腦膜炎 阿滋海默症 癲癇 腦炎

喪失記憶 中風 精神分裂

瑜伽在保持身心健康、防治疾病方面的作用已經得到證實,它現在已成為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方法。初步的研究結果顯示,瑜伽能有效紓解癲癇患者的精神壓力,減少發作次數。紐約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史蒂芬.帕西亞(Steven Pacia)博士正在進行一項關於瑜伽的臨床研究,以評估瑜伽是否能夠減少癲癇患者發作的次數,能否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況,使他們獲得情感上的安寧與幸福。帕西亞博士表示,美國國內已經有許多家醫院向癲癇患者推薦瑜伽這種療法,紐約大學綜合癲癇中心僅僅是其中之一。在紐約大學綜合癲癇中心,瑜伽導師根據每個病人(即使是那些從未修練過瑜伽的病人)的情況,為他們安排適當的修練內容,修練的最後半小時安排調息和冥想。當這項研究還在持續進行的過程中,帕西亞博士和他的計劃合作人翠西亞.斯波特(Tricia Spoto)就收到了幾乎所有病人的積極肯定的回饋。

帕西亞醫生的病人,一位名叫喬(Joe)的老先生,講述了他在這個計劃中的經歷:

「我兩年半前加入紐約大學綜合癲癇中心的瑜伽研究計劃,當時我正在服用抗癲癇藥苯妥英鈉(Dilantin)(400mg/d),但是即使在用藥的情況下,我還是在六個月中經歷了兩、三次癲癇發作。剛開始修練瑜伽的時候,我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明顯的不同,除了對身體某些部位的意識增強之外,而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些部位平時很少用到,現在練習瑜伽活動得多了,意識自然就增強了。後來,我開始意識到修練能幫助我識別和釋放由於情緒緊張、焦慮造成的肌肉緊張,這在過去都是透過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