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頁

沒有那麼簡單,至2月5日。

川軍潘文華部共計36個團在敘永、三岔河、毛壩、大壩、天堂壩一帶全面截擊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部隊與川軍攪成了一鍋粥,到處都在開戰,突擊敘永的目的已不可能實現。

中革軍委當即決定,脫離戰鬥向川滇邊境的扎西集結。

2月7日,川軍失去了紅軍的蹤跡,潘文華部不敢追擊,給紅軍在扎西改編留出了時間和空間。

紅軍戰士在扎西拿到了每人十元的補助,這次突擊敘永失敗的結果,在獲得補助後士氣不降反升。

遵義會議之後,黨員幹部和紅軍戰士要求毛主席出來指揮軍隊的呼聲到達了頂點,這也是對李德等洋顧問瞎指揮讓紅軍遭受巨大損失的不滿。此次會議增選毛主席同志為政治局常委,黨的中央機關重新分工,洛甫負總責,由毛主席、周恩來、洛甫三人負責軍事指揮工作。

這次會議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結束了王明&ldo;左&rdo;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主席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以及確認了毛主席同志在紅軍中的指揮權。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使紅軍在極端危險的境地得以儲存下來,勝利地完成長徵成為可能,為最後實現北上抗日開創了新的局面。

顯然,在現在即使是老毛他都沒有意識到遵義會議在黨內的重大意義,紅軍的生死存亡處境,並沒有因為會議而發生客觀改變。

不過,事實證明,在毛主席同志接手紅軍的軍事指揮後,戰鬥打的非常靈活,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絕不打消耗戰,陣地戰,想盡一切辦法打伏擊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