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科學規劃,合理發展的委員則指責有些人不把特區當自己的國土,腦袋中還是根深蒂固的大陸優先理念,同時認為,在特區的鋼鐵工業是不可能會遭到轟炸的,特區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這個說法獲得了軍方委員的肯定回答。
這樣的爭論是有益的,會議最後決定第一期專案中爭取在幾個月內先把合金鋼專案弄出來生產,畢竟25號基地等著合金鋼製造槍枝和火炮。超合金鋼生產線和結構鋼生產線緩一緩再生產,最後在生產普通鋼。這個生產步驟獲得了絕大部分委員的支援。
李思遠跟工業和金融特別委員會的同志討論漢冶萍的未來戰略時,就指出,漢冶萍的裝置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主流國家的水平,他的能耗和產量都不能滿足特區戰略的實施。從當前來看,漢冶萍的鐵礦和生鐵對南洋鋼鐵聯合體的建設是有意義的。不過,兩年後南洋鋼鐵聯合體開始產出鋼鐵,漢冶萍的兩個鐵廠就毫無意義了,同樣的長冶鐵礦石讓漢冶萍來冶煉他的生產成本會比南洋鋼鐵聯合體高三倍。而採用卡那山的鐵礦石,南洋鋼鐵的成本甚至會比漢冶萍低上十倍。
因此,把漢冶萍兩個鐵廠的裝置賣出最好的價錢,成了工業和金融特別委員會最為關注的焦點。
不管從那種角度分析,選擇金沙江渡口作為新的廠區是最佳的選擇。金沙江渡口就是後來的攀枝花鐵礦的核心資源區,儲量就不說了,反正一百年採不完,更重要的是攀枝花的鐵礦石中含有很多特區急需的稀貴金屬。
一千平方公里基本包含了核心資源區。而且此處人煙罕至,對於國府來說,這樣的地塊給了就給了,無關痛癢。
從交通上來看,雖然目前攀枝花區域沒有一條公路,但是他有金沙江,一旦在宜賓上游,金沙江下游向家壩區域建起混泥土重力壩水電站,不僅可以發電,而且能把金沙江的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足以使三千噸以下的貨船執行在攀枝花和宜賓之間。建成的電站供電量不僅可以滿足攀枝花礦區、宜賓工業開發區的用電,還能夠滿足重慶和成都的全年用電。
國府只要答應這兩條,其中的價值就抵得過一千個漢冶萍公司的價值,這筆生意絕對值。
從戰略高度看,建設攀枝花鋼鐵廠對特區的意義也非常重大。
一個是因為一旦抗戰全面打響,交通阻絕,攀枝花的鋼鐵廠對提高戰爭潛力意義重大。
二是因為渡口的鐵礦石所含有的鉻、鎢、鉬、釩、鈦、鎵、鈧、鎳、銅、鉛、鋅、錳、鉑等稀貴金屬是目前特區迫切需要的。
尤其是鉑,目前特區籌建的硝酸類綜合化工產業園急需大量的鉑,沒有鉑製成的鉑網就難以實現四合一硝酸類生產。而硝酸類化合物的生產,對特區的意義不亞於鋼鐵工業。
曾母島的化工基地,能生產石油副產品合成氨和脫硫後的副產品硫酸。但是,曾母島化工基地沒有生產硝酸的專案。
有合成氨原料,其實生產工業硝酸銨並不是很困難,制約特區製取的唯一問題就是需要大量了鉑金屬作為催化劑。
而製取三基硝酸苯離不開上述這些東西,特區是不可能把炸藥的來源天真的建立在進口上面,必須要解決的自主生產問題。
特區會議認為,渡口鋼鐵工業基地的建設,不能等到合同簽署之後才動手。
必須現在就要進去做前期工作。
重鋼廠即使建起來,由於礦石品位低,質量和效能都很不理想,產量也跟不上戰爭需求,所以攀枝花鋼鐵廠應該在戰爭打響之前建成一定的生產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支援抗戰而且還能掙不少錢。
3月底,進入特區的移民已經超過了三十八萬,除二十幾萬人口從事農業生產,部分人口被各個產業部門,以及水泥廠、鋼鐵廠招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