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濤對這三位新同志有信心,只要不是偏激的狂熱的憤青,都能從理性角度看到未來中國的出路應該在哪裡?何況,三人是精英中的佼佼者,理論基礎和現實經驗都無比豐富,某種程度上已經與特區的榮辱聯絡在了一起。
那麼到底給中共中央多大的援助規模比較合適?
作為正式委員之一的第二集團軍司令李國棟說道:&ldo;援助紅軍我同意,但是直接給錢的方式已經不太合適,給紅軍戰士錢多了,搞不好把紅軍的心搞亂了,大家都去過小日子了,誰來搞革命?所以我說,給紅軍戰士的錢就按去年的標準,每人十個大洋。按紅軍的人頭來發,具體怎麼發下去,這個人情給中共中央,有助於中國中央和張(國燾)的鬥爭中獲得更大的助力。&rdo;
這個主意好啊!徐莉莉也不得不瞄了他一眼,李國棟脖子一縮,坐下了。
那麼剩下的一大筆錢怎麼辦?都給中共中央?合適嗎?這樣的問題和答案從委員心頭飄過,滋味是難明的。
大部分人的目光盯向了寧海濤。
二十多億美元,比南京政府全年財政收入還要多很多。中共中央駕馭的了這筆資金嗎?
寧海濤說道:&ldo;這個問題,等中央委員會代表團訪問中共中央之後,在來討論這個問題。實現新中國,是我們主要的目標之一,壯大中共中央的實力,是我們既定的選擇,也符合我們特區的利益,但是一個原則就是不能給別人做嫁衣裳,便宜了蘇聯。先可以按去年的標準給紅軍戰士發年終獎,剩餘的錢,怎麼花,給多少,取決權在中共中央。&rdo;
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的政黨才具備求真務實的基本態度,才能不受蘇聯即將開始的大清洗所動。才能正確使用整風運動的法律邊界,保持政黨革命的本色和青春。
能否擺脫蘇共的控制,這成了在國內問題上,特區提供多大援助的根本判斷。
這種謹慎的態度,得到了委員會的認可。這麼一大筆錢,已經不是善意表達的範疇了,已經足以決定一個政黨的命運。
何老、瞿秋白和劉伯堅在特區待的時間比較長,尤其是何老,最早在特區擔任要職,對於革命和務實有著自己的看法。
原來沒有取得政權,有過短暫的蘇維埃經歷,但是並不完善,當地情況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改變,這當然有具體的原因。一方面是國民黨打壓,另一方面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驗證蘇維埃政策的正確與否。
但是,何老親眼看到過不正確的政策在給當地民眾和蘇維埃政府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可是,在他執政漢文市的大半年裡,特區制定的完善政策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直接了當地改善了失地農民和被奴役的勞工的低下生活狀態,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完全發生了改變。而當地的經濟和民眾幸福指數,幾乎用一日一變來形容,社會改變的速度。特區體制在他行使漢文市書記權力的時候,他明顯感覺到了掣肘和邊界,一旦他的決策超出權力邊界,他發現他的命令出不了他的辦公室。
在特區這個體系中,多如牛毛的規則,編織成一道道權力執行的狹小通道,你只能在有限範圍內作出選擇。雖然,權力大大受到制約,但是何老反而覺得行政變得非常容易,按部就班的按照特區的方針走,所有事情都能夠處理的有理有據,不會出現大的過錯。
不過令他奇怪的是,即使沒有像原來蘇維埃政府那樣勞心勞力的工作,整個社會他自己開始加速跑,有時候他都擔心這個速度跑下去,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是,毫無疑問,漢文直轄市的整個趨勢都在向好的一面快速發展。
參加中央會議之後,他慢慢明白了,這是體制的力量。特區的強大發動機一開動,所有地區都會被這個強大發動機帶到他們制定的道路上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