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頁

城市集中,接受整編。在印度支那的正規軍事力量中,一百年的奴化,已經實現95是當地人,這些人一般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5的法國人全部是軍官。地方上的法國人更少,基本就是靠一些賣國的二狗子來維持治安。

在中央委員會確認收編方案之後,在芒街投降的印度支那部隊首先被收編,經過特區的慎重考慮,認為未來特區空降師的部隊應該優先發展,所以決定以第2師、第4師為核心,擴建第10師、第11師,並組成第二集團軍原2師師長段勇為集團軍軍長,每師的編制按照原有標準,每師滿編一萬八千人。

得到提升還有第3師的海軍陸戰師師長李國棟提升為第三集團軍軍長,以第3師、第5師為基幹,拆分為第3師、第5師、第12師、第13師,人員的缺口從投降部隊中吸收,每師的編制還是一萬八千人。

其餘的投降部隊和地方部隊,則大部分被警備司令部改編,二線部隊也從警備一師,擴充套件到十個師。

警備師擴充套件這麼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幫子人不養起來,放在地方上也是鬧事的主,與其這樣,還不如擴編成警備師,特區現在無人駐守的島嶼還是很多的,也不怕沒有事情幹,白養人。

長達兩個月的改編和控制佔領區,在1936年中國新年之前,特區的軍事力量全面提升。

有特區川軍第7、8、9步兵師組成的第一集團軍軍長林夕,有第2、4、10、11師組成的第二集團軍軍長段勇,有第3、5、12、13師組成第三集團軍軍長李國棟,以及第6坦克師師長徐懷誠。一線部隊總數超過了二十多萬。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