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章 心思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但實際的過程中,事情不是按照所有的人的想法進行,如何調節,或者如何調整想法步調,道並行而不悖,這是領頭人的責任,更多的也是一種權利。 “住人的地方要盡心盡力做好防洪,不然當危險猛然聚集起來的時候,想要再防範,時間肯定不足”。 三郎對新移民過來的柳家人說道,危機意識,是三郎一直灌輸的思想,而安全防範,應該成為一種習慣。 如今前谷的開發主要集中在區域劃分,主要是改變地勢,順著九曲臺組成的河道,從中間向兩邊延伸,碎石路和灰泥將各個地方分開,當然間隔的也有作物草皮,自然中間最深,而眾人則在兩邊建立房屋。 包括接待處,議事廳,以後規劃的商業街,這些對外開放的功能建築,還有民居,食堂,宣傳廣場,甚至獸欄,一些保證日常生活的民用建築。 不過這些建築依然是臨時的,三郎的想法是建立一個隔開地面的空中聚集區,底下用竹杆等支撐物脫離地面,用來讓雨季的水流透過,而四周當然也需要密植林木,用來改善環境。 而除去歸置地表的區域劃分,地面上的各種東西也需要整理歸納,比如泥土的覆蓋以及固定,當然還有野草的清除,新種植的牧草不說,以前帶過來的作物也需要重新調整。 包括前年就穩定下來的黑苞米,這種能夠改善土地的作物需要往外擴,而熟地,則要騰出來。 當然這裡的地氣,剛剛理順,靈機還很匱乏,五行草的種植,這幾年都不能停。 “這些水道里面,可以種植些水草,或者養些小魚用來清理汙垢,淨化水體”,原本的大壩既然沒有了,小生態系統也需要費力的調整。 幾個人都是奇怪的聽著三郎說這些話,柳家靈農這類的傳承,肯定沒有什麼開創性,即使是一些簡單的靈植培育,適應性調節就用去了百多年才勉強的有些效果,青靈菜就是成果,也不知道三郎這些知識都是從哪裡得來的。 其實這型別的生態改變,也需要根據實際調整,生態農場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有效,畢竟從大到小,或者反過來,都各有不同。 “我會讓大家注意的,但適用的物種,短期不容易找到”。 “那就交給外面的商隊,總能找到合適的”。 對這些事情,如同三郎古法築基,這些人也僅僅是奇怪,只當生而知之,不會去問具體的原因。 後谷主要就是水道的建設,無論前後谷,都在往外擴充,在人力充足的情況下,進展相當快。 但第二次降雨來的依然猝不及防,不同於第一次暴雨大半天就結束,這次強降雨,斷斷續續的持續了三天。 雖然單位時間內的強度不如上一次,但總體的水量,還要遠遠的超過上一次降雨。 也正因為短時間沒有衝擊力,並得益於總體上建設進度很快,所以這次降雨影響和損失,都不如上一次。 尤其是人多了以後,這第三次過來的人都比較專業,管理有序,各司其職,更加的有服從性。 三郎分外滿意,只是這些人最後能留下多少,還真說不準,要是發展的好,留下的人自然多,但想要兩三年內見到成效,也不容易。 “小丫,獸欄裡面的黃羊錦雞沒什麼事情吧”,轉頭三郎問家裡人道。 “沒事,知道這是你的命根子,照顧的好著呢”,一邊的陳母回應。 “那就好”,無論是牧草還是獸種,都沒有受到負面影響。 水量很大,所以這幾天都在排水,後面的水道自然也是灌滿了的。 前谷沒什麼問題,三郎便在後谷疏通水道。 天氣剛剛晴開,七叔便從九曲陣臺旁邊下來,找到三郎後說道,“陣臺裡面的水煞已經基本滿了,要儘快想辦法騰出來,不然再遇上一場大暴雨,陣勢可能會崩潰”。 事實上,這次水量大,但水勢卻不如上一次,因此聚集的煞氣也不如上一次多,但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暴雨什麼時候來,要是衝破了陣臺,後面收拾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 “還有幾個陣臺能用”,“七八個,不到十個”。 煞氣聚集嚴格說來不會佔用多少空間,但這是需要符合一定的儲存條件,類似於特種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