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差矣。閣下殺死我,在下的家臣又會取代在下的位置,對閣下並沒有一點好處。相反,在下想要與天朝上國之領主建立貿易關係,平戶城將會向徐州的海船開放。雙方商人來往,絡繹不絕。每年閣下可以稅收萬兩。”
夏天涼低聲對楚天說道:“其要求通商的目的多半也是為了賺錢。他可以賺取關稅,以及中間的差價。”
經過夏天涼的提醒,楚天明白平義盛的想法。
雙方貿易,其實領主都可以得到好處,損失的是平民,但平民獲得了他們想要的商品。
“可以,僅限於茶葉、瓷器、絲綢、字畫等非軍需物品。”
“自然如此。”
平義盛也不願意東瀛為數不多的軍需物資流入東漢。
雙方達成貿易協定,徐州朐縣港口與平戶城的商船可以來往。同時確定關稅。
朐縣的東漢商船可以利用傳送陣抵達平戶城附近的海域,縮短航行時間。沒有港口的傳送陣,那麼雙方的距離就太過遙遠了。
楚天甚至可以利用傳送陣,派遣伏波軍團去偷襲平戶城。
當然,楚天還不至於千里迢迢去打一座東瀛的城池,那樣意味著他會源源不斷遭到東瀛領主的反撲。除非楚天已經統一東漢,否則無力長期作戰。
平義盛簽訂這個條約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偷襲朐縣。首先他的水師不一定是即將成立的伏波軍團的對手,其次,偷襲朐縣意味著遭到徐州軍團的攻擊。
平義盛在簽署貿易條約時,發現自己握住毛筆的手竟然在顫抖。
楚天的“天可汗”特性對他也有壓制效果。
“閣下有點奇怪……”
平義盛莫名感到畏懼。
“是嗎?”
楚天卻沒有異樣,簽下雙方貿易來往的條約。
條約只是紙面文書,楚天隨時可以撕毀條約開戰。必要時也可以封閉傳送陣,閉關鎖國。
楚天對閉關鎖國有些反感。只有實力足夠強、處於貿易順便,沒有閉關鎖國的必要,因為東漢的水師不去打別人,別人就燒香拜佛了。
平義盛本以為楚天會刁難他,但楚天明顯是開明的貿易派,積極推動雙方貿易。
“鄭芝龍可以派上用場了。利用貿易的機會,摸索清楚如何前往平戶城,以及平戶城附近的海域,以後我們還要攻打東瀛。”
楚天看到平義盛離開,眼睛微閉。他已經察覺到平義盛需要錢,所以才會放下矛盾前來貿易。
正好楚天也需要錢。
而且楚天打算藉助貿易機會,派遣鄭芝龍探索該如何攻打東瀛。
“每一個東漢領主統一東漢以後第一件事是什麼?那就是去打高麗和東瀛啊……”
楚天已經開始為以後佈局。
與平戶城的貿易只是拉開徵服東瀛的小序幕。
遼東,明關收到東萊太守趙公子購買三眼火銃的貿易請求。
“可以給楚子謀增添一點麻煩,又能從中漁利,何樂而不為。”
目前東漢只有明關才有生產三眼火銃的能力,他很爽快地向趙公子出售七百杆三眼火銃,讓其組建關寧鐵騎,給楚天製造麻煩。
“我也要儘快向遼西的公孫瓚和燕太子發起進攻了。趁著他們與幽州牧爭奪幽州之時,奇襲遼西。”
明關放棄了與高麗國無休止的征戰,將精力放到遼西走廊。
想要征服高麗國,以他一個遼東太守的實力,多少欠缺。
西域都護府,領主霍安與另一個大領主爭奪對西域都護府的控制權,雙方大打出手。
西域都護府人口不足千萬。但如果可以統一西域都護府,迫使西域三十六國投降,未必沒有稱霸中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