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四十五章 三關皆降

是9月,在白水關守將楊懷投降以後,駐守葭萌關的守將費觀也向入蜀的西涼軍投降。

馬援、楊師厚不死一兵一卒,拿下白水關、葭萌關,在10月兵臨劍閣。

楊師厚的銀槍效節軍沒有大戰,輕鬆拿下兩座險關,以至於楊師厚都深感意外:“世人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依我看來,除了劉備親自鎮守的陽平關以外,蜀道並無艱難之處。這樣下去,不用三個月,我們可拿下成都。”

馬援說道:“人心聚,則蜀道難,人心散,則蜀道易。”

劍閣,守將田豫與劉備關係深厚,卻不打算投降。

馬援得知劍閣守將是劉備在幽州時候的舊部,沒有羊入虎口勸降,而是令人將勸降的書信射入劍閣,分化劍閣守軍。

田豫作為劉備幽州舊部,不見得會投降,但這不意味著,劍閣的其他守將不會投降。

南蠻大軍向成都進軍,已經導致劍閣軍心動搖,因為劍閣守軍的家眷,不少在成都。

馬援的勸降書信射入劍閣,劍閣守軍私底下議論紛紛,一片譁然。

馬援在勸降的書信之中承諾對劍閣守軍既往不咎,其家眷受到保護,至於降將,酌情官復原職,不會打壓。

否則,一旦劍閣攻破,那麼,劍閣守軍和家眷全部處決。

對比鮮明的條件讓劍閣守軍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立場問題。

如果他們死守下去,一旦西涼軍攻破劍閣,他們就是砧板上的魚肉,西涼軍沒有談判的必要。

“上交西涼軍所有的勸降書信,軍中但凡有議論投降者,格殺勿論!”

田豫不願背叛劉備,於是採取強硬措施,收繳西涼軍射入關內的書信。

只要守住一處關隘,那麼敵軍便難以進入成都平原。

即使白水、葭萌關失守,還有劍閣可擋。

不過田豫的手段沒有完全起到作用,劍閣上空陰雲密佈。

馬援、楊師厚被阻攔在劍閣下方長達五日,馬援沒有進攻,而是給劍閣守軍無形的壓力。

劍閣北邊有馬援、楊師厚的五萬西涼軍,南邊有楚天的軍勢。

第七日,劍閣守軍終於按捺不住,守軍思鄉心切,發生譁變,在幾個蜀將的率領下,包圍了田豫的營帳。

在蜀軍眼中,田豫作為幽州派系的武將,也只是外來者而已。

“將軍,對不住了!”

幾個部將挾持了田豫,開啟劍閣的城門,帶著劍閣守軍出來,投降西涼軍。

五萬西涼軍在劍閣下方排開,馬援、楊師厚騎著戰馬,接納投降的蜀軍。

不少劍閣守軍站在城牆邊緣,緊張地等待結果。

投降是有風險的。

長平之戰,趙軍投降秦軍,被秦軍坑殺。

鉅鹿之戰,秦軍投降楚軍,被楚軍坑殺。

劍閣守軍投降,基於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白水關和葭萌關的守軍在投降以後,馬援、楊師厚沒有拿他們如何。

銀槍效節軍的主將楊師厚望著巍峨到令人提不起強攻慾望的劍閣,不禁感慨:“若是強攻,一萬守軍,可擋二十萬兵馬。”

田豫被劍閣守軍出賣,五花大綁,送到馬援、楊師厚面前。

楊師厚對田豫說道:“可否知道他們為何會出賣你?因為大勢已去,你只不過是在負隅頑抗而已。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為何不投靠吾主?”

田豫沉默不語。

“此人與劉備有舊交,劉備不降,他多半也不會投降,將其關押即可。三關拿下,攻下梓潼,可開啟傳送陣,西涼兵馬可輕易入蜀,與主公匯合。蜀地,我們看似只佔三分,實際已經七分矣。”

馬援對局勢的洞察力驚人,已經看出了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