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顫。一個個面如秋後黃桑葉,腰似春前嫩柳條。
儲君腳軟,難扶喪杖盡哀儀;侍長魂飛,怎戴梁冠遵孝禮?嬪妃打跌,綵女欹斜。嬪妃打跌,卻如狂風吹倒敗芙蓉;綵女欹斜,好似驟雨衝歪嬌菡萏。
還好一旁有那正直的徐茂功,理烈的魏丞相,有膽量的秦瓊,忒猛撞的敬德,上前將棺材扶住,尋來器械,將太宗救出。
而後魏徵更是命得宮中下人,尋來太醫為陛下安排安神定魄湯藥,又命人準備粥膳,與太宗去那鬼氣,如是再三,太宗方的返本還源。
而後太宗甦醒,卻是憶起了地府中所歷種種,記起自家離開時,那崔判官的囑咐。卻是傳旨大赦天下,又查獄中重犯。此時大唐國中,有正在被審或是將要被刑部絞斬之罪人,查有四百餘名呈上聖前。
太宗見此,卻是悉數放赦回家,令其拜辭父母兄弟,託產與親戚子侄,待得明年今日赴曹,仍領應得之罪。眾人犯見此,皆是謝恩而退。
而後太宗又下命,出恤孤榜文,又查宮中有老幼綵女共有三千餘人,便出旨盡數配軍。
自此,卻是舉國歡騰,共慶天子聖明,內外俱善。隨即太宗又命人寫出御榜,號令舉國之人日行一善,又召集賢人下地府敬獻瓜果,更是命得尉遲恭領著一庫金銀,上河南開封府訪看相良,償還善果。
而後李世民則在朝堂之上,與百官商議,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著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會。
不到個把月時光,大唐國中大德高僧悉數齊聚長安。唐王聞此,卻是傳旨,著那太史丞傅奕選舉高僧,修建佛事。
太史丞傅奕乃是道門中人,精通儒學法家,卻是對佛門頗為不滿,聞得太宗旨意,當即入朝對著太宗進言道:“浮屠,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愚弄**眾生,說什麼只要誠心誦佛,便能夠免以往之罪,為來世祈福,荒唐無比。”
“況且人之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法則;是禍是福,皆是人自作自受。如今卻突然聽得,那世間種種,凡俗命運因果,皆由佛定。當真謬論!”
“況且我東土自五帝三王而來,從未有過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直至漢明帝時候方才迎此胡神,但其終究是西方蠻夷,自傳其教,實乃包藏禍心,不足為信。”
太宗聞言,卻是驚異,遂將此事公諸朝堂之上,下令群臣商議。
又有宰相蕭星,出列對著太宗上奏道:“佛法興自屢朝,弘善遏惡,冥助國家,理無廢棄。佛,聖人也。非聖者無法,請置嚴刑。”
傅奕聞言,卻是與蕭星論辨,直言禮本於事親事君,而佛則背親出家,以匹夫之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蕭星不生於空桑,乃遵無父之教,正所謂非孝者無親。
蕭星聞言,卻是合掌笑道:“地獄之設,正為是人。”
當下裡,這二人卻是吵得不可開交,皆是無法說服對方,令得太宗哭笑不得。
太宗因此,又召見太僕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等人,詢問佛事營福,其應何如。
眾臣多為佛道兩門之人,知曉此乃天數,聞言皆對曰:“佛在清淨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禪師有贊幽遠,歷眾供養而無不顯;五祖投胎,達摩現象。自古以來,皆雲三教至尊而不可毀,不可廢。伏乞陛下聖鑑明裁。”
太宗聞言,卻是大喜過望,道:“卿之言合理。再有出言反對之人,以罪論處。”
而後遂著魏徵與蕭星、張道源等人,一同邀請諸高僧大德,選舉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壇主,設建道場,眾人見此皆頓首謝恩而退。
從此以後,大唐律例卻是多出了一條:但有毀僧謗佛者,斷其臂。
次日,三位朝臣,聚眾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