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能力,論聲望,論手段,張麗英哪裡是牛總的對手,按照道理,博安系在乳業的投資也還沒有威脅到牛總,可這會兒,牛總的臉色還是很難看的。
徐騰本來是為了給牛總和柳總情面,下了飛機就過來參加座談會,沒想到,場面是越來越僵硬。
這一刻,徐騰心裡想法挺多的,都說同行是冤家,華銀財團現在基本上和誰都是同行,仗著有銀行貸款支撐,什麼錢都有想賺,這麼發展下去還真不是好事。
就拿乳業來說,當初,徐總的意思就是投資嬰幼兒乳品,弄點外資品牌專營即可,到了博安系這邊,那真是剎不住車的一路狂奔。
這要是徐騰負責,徐騰有很多話要說,連鎖藥店和醫療領域,博安系還有很多文章可做,資本也應該儘量在優勢的傳統產業,不能看別人賺錢就眼紅。
這個座談會是柳總出面召開的,實際目的就是想要調解牛總和華銀財團的關係,要麼讓牛總加盟,要麼達成一個君子協定。
博安系的張麗英是擺明吃獨食,這也是博安系的特徵,整個體系都是內部封閉的結構,自己玩轉一套,從生產到渠道,通殺。
這搞的真尷尬。
“合併吧!”徐騰眼看座談會要不歡而散,忽然做了一個決定,雖說這個事輪不到他負責,可他既然開口,而且是這樣一個詞,對張麗英還是一個很大震撼。
張麗英驚詫的說不出話。
牛總也驚詫的說不出話。
這是什麼意思,誰合併誰?
所有人都看著徐騰,心裡都是同樣的一句話——騰太子,您位高權重,一言九鼎,但是話不能亂說,要說也得說清楚,這模模糊糊的“合併吧”三個字,什麼意思啊?
“蒙乳集團那邊有沒有能力兼併博安系旗下的乳業?”徐騰是很認真的,很嚴肅,直接問牛總。
“肯定不行,你們的投資規模這麼大,蒙乳集團哪有這麼多的資金?”牛總想併購,但他也明白,華銀財團不是國企公司和行政領導那麼好糊弄,要併購華銀財團的下屬企業,那得拿出真金白銀。
“那就合併,雙方資產算一算,按總資產核算股本。”徐騰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仔細想想,補充一句,“我的意思很簡單,華銀財團要麼不做,要做就必須是業內第一第二。雙方合併出一家母公司,控股蒙乳和陽光乳業、完達山、紐瑞茲這些分公司,生產和營銷暫時分開,用三五年的時間慢慢整合成一家整體性的上市公司。”
“這個不太好吧,我們的資產重點投入到奶源,產品質量是完全可控的高標準,銷售額雖然不高,利潤率卻很高。”張麗英不同意。
“具體怎麼合,你們私下再慢慢談判,可以是成立一家母公司,也可以雙方交叉持股,逐步合併。我只是代表徐家給一個大方向,最終談不成,那就算了。”徐騰在這件事上有點獨斷專行,但他心裡明白,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一口氣兼併蒙乳集團。
三氯氰胺這個事是遲早要爆發的,博安系絕對可以免疫,而且會乘機造勢營銷,這是徐媽從一開始就確定的策略,只是沒有告訴張麗英和李錦芬。
所以,徐騰的提議是先合併一家母公司,博安系乳業和蒙乳集團分開運營,構建兩家集團,最終憑藉這個必然要來的事件,徹底吞併蒙乳集團。
徐騰說著這個提議時,心裡其實想了很多,蒙乳集團的牛總,現在絕對會做出一點犧牲,也想合併博安系乳業的幾家公司,有內資的老牌乳企,有法國品牌,有紐西蘭品牌,還擁有國內最大的高階奶源基地,遍及全國17個省。
一旦併購成功,對蒙乳集團來說,這是一步登天,省去十年努力啊。
牛總哪裡能想到,即便蒙乳集團現在讓利併購,最終的勝利者也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