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根,後來發現是一棵狗尿蒺子樹。第二年春天又來了個賣牡丹根的,李耳問他是狗尿蒺子還是牡丹,小販甕聲甕氣地說:“好壞就這樣,隨你要不要。”態度十分生硬,但買回來的牡丹根後來就開出了幾朵像碗口那麼大的牡丹花。由這件事,老子總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這個民間傳說明顯帶有牽強附會的痕跡,一個小孩怎麼會有如此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李耳是一個聰慧而有天賦的孩子,正是由於他的善於思考,才為他後來的立論著述打下了基礎。
長大以後的李耳開始師從常樅。據記載,常樅是一位精通殷商禮樂的學者,他學識淵博,教誨學生孜孜不倦。常樅對李耳的教導都要李耳自己體悟。他告訴老子,人在經過故鄉時要下車,表示不忘故舊根本;在高大的樹旁經過要彎腰傴背,以示其對長輩的尊敬。
老子很勤奮,再加上常樅的教導,他的思想日益成熟。當時的老子已是一個頗有聲望的學者,學識在當時無人能及,因而被任命為周守藏室之史官,管理朝廷的眾多藏書。在這裡,老子的思想又一次產生了飛躍。李耳在任史官的過程中研讀了《尚書》。《尚書》中載有從堯到周初歷朝歷代最高統治者的講話、文告,滲透著那個時代的精神和許多精深的道理。
老子研讀《尚書》的時期是他思想發展的成熟期。當時的老子聲名鵲起,許多學者都慕名前來討教。據說孔子就專程前往洛邑向李耳問禮。
《史記》載: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若把老子的這段話譯為現代漢語,那就是:“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連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拋棄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了。”老子的話非常直率,也非常中肯,同時也充滿著一種希望,就是要孔子去掉驕氣和奢望,審時度勢,守拙歸真,大智若愚,方能成就大業。
《史記》還記載,臨別時老子向孔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意思是:觀察問題很透徹、言辭犀利善辯的人,如果遭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事,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好議論人,揭人的短處!作為子女和人臣,言語和行動都不能只考慮到自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當然,也指出孔子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這樣會傷害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這是何等的語重心長啊!《史記》還記述,當年孔子問禮於老子之後,對弟子們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也!”孔子把老子比喻為龍,而且有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感覺,可見孔子對老子是何等的尊重。這次入周問禮之行,使孔子大開眼界,大長見識,對其後儒家思想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啟迪作用。
老子是道教家學派的創始者,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倡導者,兩位哲人的這次相見可稱得上是儒道兩種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彼此交流的見證。這也成了我國文化史上一個生動的故事。
在洛陽老城東關大街的文廟舊址前,如今仍然儲存著一塊牌坊式的石碑,上書“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