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8部分

能廣為傳播。迄明代石阡設府,立學始見於方誌。

石阡府文廟位於縣城東南越城路,始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由時任知府李鑑修建,因在石阡設府的同一年修建,故稱“府文廟”。府文廟歷經戰火,多次重修。至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知府董醇重修後,廟制穩定。府文廟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整個廟基坐東朝西,廟分三進院落,院基漸次升高,由西向東自下而上分別建有廟牆、泮池、狀元橋、欞星門、大成門、兩廡、天子臺、大成殿以及崇聖祠、考棚等。解放初期,泮池、狀元橋、欞星門、崇聖祠、考棚等被毀。

文廟正中為大成殿,殿外為丹墀,丹墀左右為東西階,階下為天子臺,天子臺上下各有雙龍搶寶和鯉魚跳龍門巨型浮雕一塊,左右列東西兩廡各三間,現作為“可愛的泉都輝煌五十週年成就圖片展”陳列室。前為大成門五間,其左右兩間原為文武官員齋更衣室,門外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大成門外有桂花古樹二株,四季濃陰,八月花開,一黃一白,香飄滿城。中間稍下丈餘,豎立石坊為欞星門,門外為泮池及狀元橋,池前左右有門題曰:“禮門”、“義路”。門外各立下馬碑,大成殿之後有崇聖祠,周圍繞以紅牆,廟基長二十六丈五尺,闊七丈八尺。

遊覽完了府文廟,接著便去了禹王宮。

禹王宮又稱水府閣。坐北向南。中軸對稱。原有牌樓式山門、戲樓、兩廂、正殿、後殿等。現戲樓及東廂房已毀。佔地面積約1540平方米。建築面積1428平方米。內有石、木雕刻圖案多種。禹王宮正殿、後殿均有大梁題記。正殿大梁題記為:“皇清嘉慶貳拾年歲次乙亥立”,即公元1815年;後殿大梁題記為:“皇清乾隆乾隆肆拾伍年歲次庚子立”,即公元1780年。這是迄今發現的石阡境內現存最早的古代木構建築。

看完了禹王宮,又去看了啟靈橋。

啟靈橋又名“石阡大橋”,位於城西北龍底江上,東抵湯山鎮平橋街北端,西抵臨江樓南側,古設木橋於此,名“河下橋”。明萬曆十年(1582),知府袁亮創修石墩,架木為梁,取名“啟靈橋”,但遇洪峰驟發,仍有沖毀之虞,清乾隆二十年(1757),知府時廷靄倡議募捐建石拱橋,經七年而竣工,共十一拱,全長一百四十米。橋上建高亭,翼鱗凌空,若長虹臥波,飛龍飲水,景觀極美。橋墩呈分水尖狀,可減少洪水衝力。兩端拱高七米餘,相向遞增高度。至橋中心孔高為十米半,利於主流排洩,拱頂懸“斬龍劍”一把,意在鎮懾蛟龍,免致氾濫雨水。橋身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樑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同治元年(1862),洪水氾濫,河水沖毀西岸三孔,遂加強木以渡,維持了15年。光緒四年(1878),郡守陳柱安、增生夏純花倡議募捐復修,得以修繕。民國前期,橋上亭圮。解放後,經省交通部門勘定,該橋屬全省大型橋樑之一,註冊定名“石阡大橋”。自六年代起,政府對橋塘墩、石欄進行了加固,並改兩端石阡級處為木杵橋樑,後又改為混凝土板橋,至此全橋增為十三孔跨,全長一百六十九米,高八米,橋面寬五米,安全載重十噸,為縣城至省城貴陽的必經之公路橋。

上午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游完啟靈橋,吃中飯的時間便到了。

導遊黃桂蓉與蔣副會長商量之後,找了一處特色餐館,吃了一頓特色餐,讓吳總等人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糯餈粑粘黃豆粉,田理麥覺得武陵山中的飲食沒有多大差別,那糯餈粑粘黃豆粉他也吃過。

中飯結束時,田理麥買了單。

吃過午飯之後,黃桂蓉對蔣副會長說道:“蔣會長,下午我們只去看紅軍的指揮部行不?上午的時間安排太緊了,下午鬆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