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0部分

斯科低一點。當然東普魯士靠海,沒那麼冷,但過分強化寒冷對德軍的影響就不對了。

實際上,德國人只是受不了深冬之後的俄國,在另一個時空的莫斯科會戰中,缺乏冬裝和冬季潤滑油的德國人也是在十一月中旬的時候才開始扛不住的,之前還能勉強作戰。

在德國人扛不住之前,阻擋德國人的其實是“泥將軍”,冬季小雪讓俄國鬆軟的泥土地變成了爛泥地,讓德國的裝甲部隊行動能力大幅度下降,而那些只能依靠騾馬來運送補給的傳統步兵師的挺進速度更是變得龜爬一樣,泥濘拖住了德軍的腳步,將當時德軍相比蘇聯紅軍最大的優勢給徹底抵消。

而在北方列寧格勒戰區,泥濘對德軍的影響更大,奧托?卡里烏斯等人的回憶錄都提到坦克之類的東西陷入泥土中不能動的情況,為此卡里烏斯反覆強調裝甲作戰之前要勘察地面,看地面能不能經受住坦克的重量,他自己也養成了騎摩托親自在戰線上飆車檢查地面狀況的習慣,偵查過程中遇到的危險甚至比他在戰車裡遇到的更多,他在東線負傷也是因為騎摩托穿越兩軍分界線被火力掃射。

這也是林有德喜歡卡里烏斯的原因,他第一次看《泥濘中的老虎》時才十多歲,正是叛逆的年齡,覺得在戰場上騎摩托飛奔的飆車黨卡里烏斯帥極了,也形成了德軍在東線打得很瀟灑的錯覺——後來林有德才知道自己被節選版本坑了(當時就沒有全文翻譯版),其實卡里烏斯在東線打得很辛苦,環境非常惡劣,每一場戰鬥都是苦戰,而且當時德軍已經沒有戰役主動權了,實際上處於不斷撤退節節抵抗的狀態。

總之,泥濘才是東線德軍最恐懼的東西,為了保證機動能力和補給能力,德軍一直在努力修路,但是修路的速度趕不上前線戰局的變化,修好的高標準公路幾乎都給俄國人做了嫁衣。後期俄軍能這樣摧枯拉朽的前進,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德國人在佔領區修了很多路,路的質量還很好,就差沒有在路邊用油紙包埋德國人了。

正因為對泥濘的深刻印象,卡里烏斯的自傳才沒叫“大雪中的老虎”,而是叫《泥濘中的老虎》——要知道老爺子可是在當時戰線最北方的列寧格勒戰區作戰的。

當然,泥將軍和冬將軍是公平的,它們同樣影響了蘇軍的作戰行動,但蘇軍作為防禦方,這種影響比進攻的德軍要小。而且蘇聯部隊在家鄉作戰,更熟悉狀況。

而德國的失敗並不僅僅是因為冬將軍和泥將軍,過長的補給線、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方面的差距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另一個時空蘇聯最危險的時候就是第一年的莫斯科會戰,當時蘇聯的工業遷移還沒有完成,產能低得可怕,部隊裝備十分不足,而部隊成建制的被殲滅也導致兵力上的缺口,新徵召的部隊缺乏武器也缺乏訓練。

莫斯科會戰結束的時候,蘇聯其實就已經可以預見到未來的勝利了,就算不發生斯大林格勒戰役,總有一個其他什麼戰役會成為轉折點。

而現在這個時空,林有德是幸運的,俄國工業遠不及林有德用了那麼多年發展起來的德國,只要德國有石油,先垮掉的就一定是俄國——哪怕俄國有美國的支援也一樣。

同時德國的兵員也更充足,波軍證明了自己是出色的炮灰,而北歐的軍隊也展現了相當的戰力,西邊的法國雖然現在只派了個集團軍過來擔任後方守備,但他們免除了林有德在西線的駐軍壓力,使得林有德在西線只需要防守荷蘭比利時這兩個低地國家。

林有德坐在椅子上,想著這些,臉上的表情不由得有些得意,拉攏周邊國家建立這個聯盟,大概是他林有德穿越之後做的那麼多決定裡最正確的一個,而等待俄軍先進攻把侵略的鍋甩給俄國人則是第二正確的決定,如果不是這樣,林有德手裡不會有那麼多戰意濃厚的波蘭僕從軍。

這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