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據報,梁軍主帥是王茂章。當年此人在淮南為將時,朱溫曾放言&l;若能得此人為將,天下不足平也&r;,足見其智勇雙全,不可小覷。&rdo;李存璋見,急忙也上前勸道。眾將聽了,也紛紛點頭附和。
李存勖勃然大怒,臉紅脖子粗地嚷道:&ldo;你們個個畏敵如虎!在我看來,別說那個什麼王茂章,就算他朱全忠親自來,我也不懼他半分!&rdo;看到李存勖罕有的發火,眾人頓時面面相覷,再不敢言。李存勖也發覺自己有些失態,但話已出口,覆水難收,只好哼了一聲,甩袖而去。一班猛將重臣呆若木雞地立在寒風中,不知所措。
身為監軍的張承業一直沒有說話,這位老者面色凝重,若有所思。自李存勖主政河東以來,多次力排眾議,獨斷專行,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發過火。顯然,這位年輕的統帥,心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張承業很清楚,從小,李存勖就被視為河東的至寶加以培養。年僅十三歲就赴京都報捷,被皇帝親贊&ldo;子可亞其父&rdo;,而潞州夾寨之戰,更讓他一舉成名,天下側目。李存勖的軍事、政治生涯太順利了,順利得幾乎不可思議。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少年天才,是未來的王者,就連一向自視甚高的朱全忠也對他刮目相看。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如此輕易地取得了這樣巨大的成功,很難有人不因此而沾沾自喜,目空一切。更何況,以前的事實一次次證明瞭他的眼光和判斷遠高於眾人。但李存勖畢竟太年輕,不論經驗、閱歷都無法和周德威這樣經歷過無數場苦戰、血戰,甚至是潰敗的沙場宿將相比。一向穩重的周德威這樣激烈的反對,一定有他的道理。
入夜,周德威正帶著親兵,習慣性地在大寨中巡視。很多年了,他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習慣。不親自巡查一番,他就難以安眠。大營裡篝火熊熊,一個個晉軍士兵肅穆而立,在暗夜裡警戒地注視著四周。周德威信步轉過東寨,走向中軍大營,通紅的火焰映出的亮光中,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出現在他面前,面白如玉,須苒全無,正是監軍張承業。
&ldo;周將軍,可否移步帳中說話?&rdo;張承業看到周德威,急忙攔住他。二人信步走入軍帳。張承業點燃油燈,放下帳簾,湊到周德威身邊沉聲道:&ldo;不瞞將軍,今日之事我越想越擔心。主公年輕,性情剛直,又好面子,今日與眾將意見不合,竟然賭氣回帳,連晚飯也不吃。軍機大事,豈能如此兒戲!&rdo;
周德威嘆了口氣,&ldo;主公想速戰勝之,心情可以理解。但如今梁軍是我軍數倍,且皆是精銳好戰之師,要想一口吞掉強敵,豈不是自不量力?我看潞州之戰後,主公比以前驕傲自滿了不少……&rdo;
說到這裡,兩人都感心情沉重,一時相對默然。帳外風聲呼嘯,激盪旌旗,二人靜靜聽來,竟似有刀聲激盪,千軍萬馬捲地而來。
周德威神色凝重,面露憂色,長嘆道:&ldo;其實今日還有一事沒來得及說。此地離梁人大營不足十里,中間只隔一條小河。假如他們借著夜色,架橋偷渡過河,繞到我軍後方,則我軍數萬人馬將全軍覆沒!王茂章智勇雙全,當世名將,哪可能窺不到這等關節!&rdo;
張承業一聽,面色大變。&ldo;如果真是這樣,事急矣!將軍可速派人暗赴河邊檢視,我這就親自去勸說主公!&rdo;話音未落,這位老人竟急得像一個小夥子,掀開帳簾就往外跑。
帥帳的門簾被猛然掀起,一股勁風灌了進來,吹得油燈閃爍不定。李存勖正舒舒服服地躺在一張虎皮上,雙目微閉,竟像睡著了一樣。張承業大急,再也顧不得許多,高聲大叫道:&ldo;十萬火急啊主公!再這樣睡下去,全軍都要做刀下之鬼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