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徐州,因為郭威的勸降信,本來抱定死戰決心的鞏廷美、楊溫面對突然出現的生機,變得畏手畏腳,心亂如麻。北漢軍在晉州、隰州攻勢受挫更讓二人不敢亂動。二人還在猶豫不決時,郭威已經動手了。猛將王彥超率兵突然出現在徐州城下,宣稱帶來了皇帝的招安詔書。鞏廷美、楊溫又驚又疑,不敢開門。王彥超隨即發動猛攻,軍心已亂的徐州兵無力招架,很快城破,鞏廷美、楊溫被殺。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郭威穩坐開封,已然把威脅逐一消弭於無形。不過,他最大的心病仍然來自北方。令人不安的情報不斷傳來,各種跡象表明,遼人與北漢之間使者往來不絕,正在密集聯絡,大有聯手攻擊中原的態勢。
對契丹人,郭威沒有絲毫的好感。他更清楚,從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到現在的耶律阮,遼國皇族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南侵中原的念頭。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躍馬橫刀,與契丹騎兵決一雌雄。但後周王朝剛剛建立,飽經戰亂的中原急需休養生息。他現在需要時間,需要等待,更需要積蓄力量。他相信,只要再給他十年,中原王朝便能聚集起足夠的力量,與遼人正面對決。到那時,一統天下,光復幽燕,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數年前在邢州,他只是一方軍事統帥,要考慮的只是軍事層面的問題。但現在,他是一朝天子,他要考慮的東西顯然要多得多。無論從那方面考量,現在都不是和遼人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好時機。
幾匹快馬從開封城中賓士而出,郭威的特使,時任尚書左丞的田敏帶著他的親筆書信奔往遼國。郭威的意圖很明確,儘量穩住蠢蠢欲動的遼人,即使不能達成同盟,至少也要讓這幫如狼似虎的傢伙不要這麼著急地進攻中原。很不幸的是,當田敏心急火燎地向北方疾馳之時,北漢的特使已經搶先一步進入了遼國境內。
左右逢源的遼人顯然明白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河東一隅之地自然不如廣闊富庶的中原那麼有吸引力,與河東聯合,共同掠取中原毫無疑問是遼人的首選。遼世宗耶律阮得意洋洋地告訴北漢的使者,郭威的特使已經來過了,而且願意每年進貢錢十萬緡。訊息傳回太原,大驚失色的劉崇急忙送上大批財寶珍玩,同時表示,河東願意尊遼主為&ldo;叔父天授皇帝&rdo;,每年進貢錢二十萬緡。劉崇這麼識相讓耶律阮非常受用,當即派人冊命劉崇為&ldo;大漢神武皇帝&rdo;,並且約定共同出兵,對付郭威。
形勢急速逆轉,當郭威派出的第二批公關團隊到達遼國後,遼人突然變臉,將後周特使團全部扣留。郭威知道,與遼人的一戰已迫在眉睫。
而這一點,他的養子柴榮或許比他更清楚。一到澶州,柴榮便立馬大刀闊斧,連施新政。澶州是中原重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也正因為如此,這裡飽經戰亂,滿目瘡痍,奄奄一息。此情此情令柴榮倍感悲憤。反擊強遼,光復幽雲十六州固然是他夢寐以求之事,但治癒戰爭創傷,恢復元氣如今卻更顯急迫。關鍵時刻,郭威為他精心挑選的左膀右臂如期到來。王樸、崔頌、王敏,個個都是滿腹經綸,志向高遠之士。柴榮一分鐘都不想再耽擱,領著眾人,挽起袖子,在澶州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政。
城市破敗,人心頹廢。柴榮下令,改造街巷,整修房屋,數月時間澶州便一掃破敗之氣,四方流民逐漸向澶州聚集。
民不聊生,盜賊橫行。柴榮便大力整肅吏治,官場風氣為之一新。他又親自訓練官兵,加強巡邏守備,很快,盜賊亂兵們再也不敢跑到澶州作亂。
郭威和柴榮,幾乎不約而同地意識到,要與遼軍抗衡,不僅需要決心和勇氣,更需要底氣和實力。在夢想與現實面前,父子二人再一次心有靈犀地展現出他們務實的一面。
但隨著北漢和遼人越走越近,新的戰爭顯然來得比郭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