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生產都遠遠沒能恢復。
而今時河中、河洛等地也受到戰爭大規模的破壞,即便經過一定時間的休生養息,農耕生產也只能滿足地方治理所需。
以往大越為保障陝西五路對党項人的作戰需求,主要從汾水下游的河中府等地調運糧草,現在就只能從荊襄等地調運,同時每年所需調運的糧食規模不是萬石,也不是十萬石,而是百萬石打底。
僅憑原先那條橫穿東秦嶺的狹仄險僻的武關道,是遠遠不能滿足如此巨量的運輸需求的。
因此前期即便成立秦鳳、靈武、朔方行營,司空府也是要求各行營以恢復各地的塢寨防禦為主,不主張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也不具備大規模軍事進攻的條件。
而一條高規模、碎石硬化的武關道,不僅能令每年從荊襄往關中運輸百萬石的糧食變成現實,同時運輸成本也將發生難以想象的下降。
以往武關道狹窄險闢,運輸主要依賴人背馬馱,從襄陽到京兆府,兩千匹馱馬輾轉月餘或許能運輸四五千石糧食。
而待新的武關道修成,兩千匹馬組成的過載馬車隊,月餘就能運輸十萬石糧食,運輸效率提升之高,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而待後續通往秦鳳路境內的秦鳳大道以及通往靈武行營轄域的延州大道修通,不僅將令中樞對邊州的控制能力提升到以往遠遠所不及的水平,同時也能將對河西、河湟、靈武等地的軍事拓張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不過,新的交通體系,本質不在於過載馬車的發明跟不斷改進,而是新式水輪機的大規模使用,使得築路所需要的天量碎石變得廉價而易得。
就當前階段,其意義甚至不比沈煉倒焰法稍低。
也因為有此為基礎,徐懷才會堅決在新收復地推行行省制,加強地方權柄,而不是切割地方,對地方搞什麼削弱制衡。
除了新收復地推行行省制、休養民生,拓修武關道,諸路兵馬進入秦鳳、靈武、朔方行營恢復塢堡防禦體系之外,紹隆十二年冬,徐懷還透過門下中書省頒佈《市舶諭令》,在原有泉州、杭州兩大市舶司的
基礎上,新增明州、建鄴、潤州、秀州、廉州等市舶司,加快對外海路貿易的發展……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