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快要入冬了……”
石獸依舊默默立在那裡,黃羽坐於石獸背上,一邊除錯著再次改進過的弓箭,一邊以心靈來感受天地間的氣象變易:
氣溫一天天下降,來自西北方的寒風拂過這片東方大地,引得蟲豸潛伏、百獸不出,青草與樹葉漸漸枯黃,連一向滔滔浪湧的河水也明顯地變少了,河床裸露出來,有魚蝦擱淺於其中。
而人們也是儘量減少了外出,要麼躺在家裡睡覺,要麼擠在熱騰騰的陶窯周邊取暖聊天,偶爾還比試一下弓箭準頭,大人與小孩都歡歡喜喜,一點兒也見不到往年的困苦。
“往些年一到寒冷時節,部落就打不到獵物,族人們忍飢挨凍,每年都會有人凍死或餓死,我的師父就是在幾十年前當著我的面被餓死的……頭天晚上還好好的,卻沒等天亮就凍得僵硬……”
老巫師披著厚厚的獸皮衣服,坐在石獸旁的火堆邊上,頗為感慨地嘆息了一句。
黃羽彎了彎手頭弓身,體會著弓中的力量,面色淡定如常:
“這樣的舒服日子,本來就是每一個人族都應該享有的……往後還會更好。”
只要不是突降天災人禍,部落遭遇到什麼不可抗力的毀滅性打擊,那麼以部落如今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必然會更好。
而老巫師也絲毫不懷疑神靈的預言,在他眼中,黃羽就是一尊憐愛世人的上古神聖,有如此神聖的帶領,部落能發展不起來?
老巫師常常幻想未來的部落該是何等景象:
那時的人們,應該都住著高大且堅固的木頭房子,用著輕便耐用的陶器,家家都有七八頭壯實的牛羊牲畜,部落的公產牛羊更是漫山遍野,人們的臉上永遠掛著笑顏,不愁吃也不愁穿……
一想到部落的光明前途,老巫師就老懷大慰,心頭盡是滿足!
不過未來終究是未來,現在擺在人們面前的就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神,天氣越來越冷了,族人們雖然有火有衣,也不缺食物,但牲畜們卻很難填得飽肚子!”
老巫師不禁憂慮道:
“草木漸趨枯黃,不再如溫暖時那般不停生長,牲口們即便不在乎吃枯草還是吃鮮草,可不再生長的草木終究是不夠吃的……”
這就是隻發展畜牧而不發展農業的缺陷之一了,純粹靠吃野草,是支撐不起成規模牲畜飼養的,黃羽前世的古代草原遊牧民族難以壯大的原因正在於此。
暖和時節倒還好,一旦氣候轉冷,牲畜輕則捱餓,重則成批死亡,部落損失極大,這時也就甭談發展壯大了,不滅族就算好的了。
而農業文明則完全不同,即便沒有野草可供餵食,也有糧食和秸稈能填補牲口所需,其抗災能力與遊牧部落不在一個等級上。
這也就是為什麼遊牧民族一旦缺衣少食,就會南下搶劫的原因了……
而面對如此難題,黃羽卻依然淡定:
“不必擔心,東方乃是草木繁盛之地,且我族牲畜尚少,頂多也就在放牧時再走遠些即可,餓不出問題的。”
“況且咱們西邊就是中原,中原人善農耕,自然是有糧草的……”
關於中原,黃羽老早就給老巫師科普過了,老巫師當然知道中原人是種地的農業族群。
只不過正因為知道,才讓老巫師感到愕然:
“以您的意思,莫非是想讓我們向西方搶掠中原?這……不太好吧……”
好傢伙!
黃羽氣得直翻白眼:
才剛養了幾天牲口,就真覺得自己是遊牧部落了?
還搶掠中原……
“搶?”
黃羽沒好氣道:
“我來了這麼久,你的腦子裡怎麼還是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