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伸出了熱乎乎的大手,從琉球駐軍中抽出一個團作為駐日先遣軍,暫時解了國民政府的燃眉之急。
隨後,經過一系列的談判蹉商,南洋聯邦合眾國同意再派出一個支隊,約一萬餘人,代表國民政府進駐日軍,所需經費由兩國分擔。
派兵駐日不是一個純經濟上的問題,更關係到政治層面,黃曆看得很遠,謀劃得更深。戰場上的抗日雖然結束了,但壓制日本的任務才剛剛開始。
隆隆的發動機聲打斷了黃曆的思緒,幾十輛南洋聯邦合眾國自己建造的裝甲車和坦克組成的方陣開了過來。天上出現了整齊編隊的飛機,拉著彩煙在空中掠過。
這就是實力的展示,當印尼共和國武裝還使用日式槍械,當東南亞各國還在為溫飽和混亂的秩序而頭痛的時候,屹立於世的南洋聯邦合眾國已經具備了相當水準的工業製造能力。
整個坤甸被彩旗綵帶妝扮起來,鞭炮聲時時響起。大小飯店和酒館都爆滿,連街邊小攤前的折凳上都坐滿了人。各地華人團體的花車遊行,秧歌高蹺,舞龍舞獅輪番上演。晚上還有提燈遊行和焰火燃放,歡樂的海洋,狂歡的人群,是屬於所有為爭自由,爭獨立而奮鬥的南洋華人的。
…………………。。。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二十三章步步領先
第一百二十三章步步領先
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十一月,是南洋聯邦人口數量發生巨大變化的最關鍵時間段。由於內戰,由於南洋聯邦無限制地敞開懷抱,大量人口從中國進入南洋聯邦,其中不乏後來被統稱為“地富反壞右”分子。甚至中國國民政府為了減輕糧食壓力,為了戰爭需要,將被認為已經“赤化”的民眾整村地強行遷移,押進了南洋聯邦的運輸船,其中尤以蘇北和山東為劇。
而南洋聯邦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對於中國大陸的科技人才也進行了秘密接觸,並且提出了相當優惠的條件,從而招募吸引了不少人才。其中便有中國飛機制造業的先驅,被稱為“中國的直升機之父”的朱家仁先生。
朱家仁先生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回國後一直致力於中國航空事業。朱家仁是一位精幹的實業家,一生埋頭工作,不圖名利,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航空事業,即使退休之後仍然進行研究設計。他先後研製有“蜂鳥”甲、“蜂鳥”乙、縱列雙旋翼直升機,綽號“飛行香蕉”的cjc一3和cjc一3a等多種不同型號的直升機。他所取得的成果,比起歐美人一點也不遜色。這位航空先驅者在歷史上由於內戰去了臺灣,始終未能再回到自己的故土和奮鬥過的那片土地,最後在美國逝世,長眠於異國。
如今,這位被歷史湮沒的科學家在南洋聯邦這塊華人的土地上,開始了他精采的後半生。
一九四八年一月,“蜂鳥”乙型直升機比歷史上提前半年研製成功,這架直升機發動機功率瓦,旋翼直徑7。62米,機高2。63米,總重克,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136千米,航程219千米。採用封閉式坐艙,甚至超過了國際上同類直升機。
“很好,很好。”黃曆將直升機降落在機場上,跳出駕駛室,使勁握住朱家仁的手,連連搖晃。
“還需要不斷改進。”朱家仁謙虛道:“離軍用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主要是發動機功率還不夠。”
“軍用不行就民用。”黃曆不以為意地笑道:“象短途運輸、醫療救護、救災救生、緊急營救等等,都是大有作為的。在實際應用中邊找毛病邊改進,而且可以培訓一批合格的飛行員。”
“總統,您這邊請。”朱家仁向黃曆作了個請的手勢,“到了研究所會議室,我們要向您彙報噴氣式飛機的研製程序。”
黃曆看了下表,搖頭道:“這都中午了,不必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