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日軍裝備有重鎧甲,還有一部分騎兵,還有一部分火槍手。
不過日本人的火槍是火繩槍,射程和效能都沒辦法和明軍的燧發槍比。
日本人顯然也已經開始準備火炮。
足足有十五門紅夷大炮擺在那裡,還有二十幾門小型炮,這些炮是發射巨大的箭矢的。
明軍在推進了兩裡之後,火炮手停下來了,五十幾門火炮開始分裂開,火炮手們也開始準備。
而大軍在往前推進的同時,陣型也開始發生變化。
後面的隊伍快速向兩邊拉伸,分別形成了五個空心方陣用來防禦敵人的騎兵。
中間和前面的隊伍則快速往前伸展,形成大橫隊。
橫隊以三人為縱,分出了五個縱,每個縱之間間隔了百米。
這是張凡編制的縱深防禦大橫隊。
以是充分發揮橫隊的大面積打擊,而是彌補橫隊的縱深不足。
縱深不足就容易被敵軍擊穿。
一旦隊伍被敵軍擊穿,後方的主軍豈不是就立刻暴露在敵軍刀下。
那為什麼要間隔百米呢?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新一代的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就在百米。
如果敵人撕開最前面的橫隊,後面的橫隊就會立刻開槍進行攻擊,使剛剛擊穿第一橫隊的敵軍受到打擊。
如果明軍第一橫隊已經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就不需要第二橫隊。
從高空俯瞰下去,明軍的陣型整齊一致。
一排排橫隊,就像是用直尺測量好了一樣。
威武大將軍炮也橫列其間。
土井利勝立刻給日軍下令,一隊隊騎兵分列兩翼,中間的火槍手排成排,往前推進。
什麼?
日本人怎麼突然會排隊槍斃的?
排隊槍斃又不是西方的特例。
歷史上的明軍和日軍都會排隊槍斃,甚至連朝鮮軍隊也會排隊槍斃。
16世紀和17世紀,火器大規模應用到戰場上,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明軍參謀部下的探子開始快速探查戰場的情況。
不多時就送來了情報:“鄭帥,敵軍在正十二點方向,距離5裡,已經進入射程。”
“傳本帥命令,火炮營自由開炮。”
“是!”
轟轟轟……
紅夷大炮發出憤怒的吼聲,空中倏然出現一顆顆微微發紅的鐵球,撕拉得空氣呼呼作響,密密麻麻朝日本大軍衝下去。
一顆下去,當場就將一個披著鎧甲的日軍砸得血肉骨骼蹦碎。
而鐵炮落地後,快速彈起來,就像竹片在水上打水漂一樣。
直接就碾壓出一條血痕。
那些鐵質的鎧甲也被擊碎,裡面的血肉之軀繃斷,骨骼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鮮血從嘴裡、眼睛裡、鼻孔裡被擠壓出來。
一顆就碾死了五個人,五十五落下來,直接在大軍中犁出了數十條血痕。
碎肉和殘肢斷體散了一地。
瞬間就幾百人斃命。
有的人只剩下小半邊身子,還在那裡慘叫著掙扎。
還有的人比較幸運,只剩失去了一條腿。
明軍這第一波的火炮群集打擊,效果非常震撼。
五十五顆落下去,地面彷彿都顫抖了一下。
但日軍沒有退縮。
日軍的軍紀還是非常嚴明的,畢竟是真正上過戰場的勝利之師。
殺過人的軍隊,和沒有殺過人的軍隊是不一樣的。
他們保持著隊形快速朝前面進攻。
此時,日本人的火炮也已經準備好了。
十五門紅夷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