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全部幹一波再說。
很快,明軍就遇到了防禦的荷蘭人,雙方開始在馬六甲城打起來。
荷蘭人也展開了非常強悍的防禦,他們的軍隊組織能力和抗壓力都非常強。
雙方相互開槍,即便明軍是後膛槍也花了足足兩個小時,才粉碎荷蘭人的狙擊。
下午五點,明軍將馬六甲城完全包圍。
到此,這座城正式掌握在明軍手中。
這意味著,東西方商貿的咽喉衝要正式掌握在了大明朝手中。
這對大明來說,到底有什麼好處?
一、大大降低了東西方貿易中的大明朝商業的成本。
這作何解釋?
以前明朝商人將貨物運輸到南洋,需要交高昂的稅,所以商品會賣得更貴。
例如北京製造局生產的一匹絲綢,運輸到馬六甲,原本計劃賣10兩銀子,但是要交10兩銀子的稅,所以必須賣20兩銀子。
這種價格,讓許多買家都望而卻步。
所以,北京製造局為了賣出絲綢,將原價定在6兩銀子一匹,甚至4兩銀子一匹。
而由於蒸汽機紡織技術的普及,絲綢紡織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下降。
北京製造局的一匹絲綢的製造成本加上運輸成本,大概是3兩,如果原價定在4兩,按照歐洲人在馬六甲每匹抽10兩的規矩,每匹賣14兩,北京製造局真正每匹才賺1兩。
這個商業行為中,大頭都被歐洲人拿走了。
這就真的是跟歐洲人在打工了!
二、大大降低了明朝商人下南洋的風險。
以前南洋是歐洲人的地盤,那些土著狗腿子也會趁機狗仗人勢。
明朝商人勤勞肯幹,賺的自然就多,自然也就成了海盜們相互爭奪的物件。
許多商人出海後,死在海外。
這無疑惡化了商業環境。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徹底打通了東西方商貿。
為什麼說徹底打通了東西方商貿?
因為馬六甲一旦控制在大明手中,這裡的稅收政策就掌握在朝廷手裡了,這也意味著對西方的定價權掌握在朝廷手裡了。
歐洲人以前在這裡面拿走大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以後的模式就是,明朝的國營商社將貨物運輸到這裡來,每匹依然賣14兩,但是每匹可以賺11兩!
如果賣100萬匹,就賺1100萬兩!
以前中間的10兩都被歐洲人拿走了,以前賣100萬匹,只能賺100萬兩,現在等於多賺了1000萬兩。
這還只是絲綢。
還有茶葉、陶瓷、香水、各種香料。
前後滿打滿算,至少每年可以多賺幾千萬兩!
而朝廷在南部戰區一共投了5000萬兩的軍費。
沒錯,一年就可以賺回來!
這買賣,這投資,爽不爽?
簡直爽爆了!
馬六甲被拿下來的訊息,立刻被往北邊送。
歐洲還不知道,馬六甲的淪陷,世界格局開始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