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有8億畝田,按照每畝0034石(4斤)的農稅來收,一年的農稅是2720萬石。
到了崇禎九年,算上開荒出來的,全國農田有83億畝,一年的農稅是2822萬石。
當然,崇禎九年,交農稅許多地方已經不用糧食了,而是用銀鈔。
2822萬石,按照市場價換算成銀鈔,妥妥的2000萬兩。
農業稅是有極限的,而且現在明顯就到了一個瓶頸,你不可能繼續給農民加稅。
一定要提升農業稅總額,可以繼續開荒,但是開荒是一個長期過程,很慢。
21世紀的新中國有耕地大約202億畝。
是經歷了幾百年的不斷開荒才到那個地步的。
當然,後世每畝田的產量至少是1000斤以上,產值非常高。
又因為收稅方式不同,實際上到20世紀末,農稅佔比都還很高。
而大明朝現在為何能做到農稅和商稅五五開?
因為農稅收的真的很少,一畝田收4斤糧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民間土地資源畸形太久了,能讓利給普通老百姓就讓利給普通老百姓吧。
所以未來朝廷的收入增加,肯定來自商業。
一是國營商社收入。
二是銀行收入。
三是商業稅。
而這三點,都需要扶持商業。
銀行的收入也是貸款出去收利息,收誰的利息?
農民貸款買田的那點利息嗎?
那真的不多,別指望了,因為良田買賣也到極限了。
所以,只有貸款給商人,給國營商社。
只有商業發展得好,銀行才賺錢,朝廷才有收入。
皇帝飲完茶,繼續說道:“諸公任重道遠,大明朝的未來要靠諸位愛卿了。”
眾人連忙起身拜道:“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朕提個收稅目標吧,崇禎十三年,朝廷的年收入要達到1億兩。”
所謂最高領導層開會,一是確定目標,二是確定方向。
如果有人事變動,就要說清楚是否有人事變動,其餘的都是在交換意見,達成執行方法的一致。
這就是最高效的開會。
“開封的事,即刻去辦。”
“是!”
等各自散去後,崇禎單獨見了袁可立和鄭芝龍。
目前蒼龍戰列艦總數是70艘。
這種級別的遠洋戰列艦有70艘,已經算有些實力了,至少守衛近海問題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要去南洋作戰,肯定是有風險的。
這個時代的南洋,是荷蘭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地盤。
這三個國家在那裡將整個南洋瓜分了。
崇禎也給袁可立提了目標,蒼龍戰列艦要在明年這個時候擴充到120艘。
所以要開始準備擴充海軍人數了。
這一點袁可立倒是擅長,再加上鄭芝龍,擴充軍備的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錢。
現在錢也將不是問題。
至少國債可以緩解燃眉之急。
“鄭愛卿。”
“臣在。”
“你去一趟濠鏡(澳門),你的任務是和弗朗機人談判,適當給一點甜頭,給孫傳庭他們緩解一些壓力,拖一拖弗朗機人。”
“但是朕派你過去,真實的目的是去查探敵情,等時機成熟了,朕要你去將濠鏡收回來。”
鄭芝龍一聽,立刻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他欣喜若狂,終於等來了機會!
他連忙說道:“臣遵旨,必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