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就裁併了,正德十三年又分,十六年又合。嘉靖三十六年因倭寇騷擾,又單設巡撫,以李遂充任。倭寇平息後,四十年又裁併。崇禎十四年又分設,直至明亡。
事實上,漕運總督的權力,還不止如此。它還有一些曾經有過的或者時不時兼任的頭銜:如兼管河道。明初剛設漕運總督時,還“兼管河道”,即兼管運河、黃河等河道的治理。後來有了專管河道的總督,就不再兼了,但是遇到河漕有了爭執,還是經常由漕督兼管河道。清代也是這樣,凡河道總督缺裁時,常由漕運總督兼任。
如兼理海防。這個職銜在明代,正是從楊一鵬開始的。崇禎六年他任漕運總督時,頭銜最後就是多了“兼理海防”四個字。崇禎八年他被逮治後,繼任者朱大典亦有之。崇禎十七年田仰任漕運總督時也有這一職銜。但是在清代,已成為一個固定的職責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核心只有兩個字:難纏。
淮安府就是一個龐大的爛泥塘,張準一腳踏進去,後果很難預料。
現在的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就是楊一鵬。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明年正月,嗯,說錯了,是今年的正月,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就要攻佔鳳陽府,火燒皇覺寺,將朱元璋的龍興之地翻了個底朝天。楊一鵬和監軍太監都要被崇禎皇帝斬首。楊一鵬被處死以後,接管漕運總督的,正是山東巡撫朱大典。
由於有提督軍務的權力,目前的淮安府,明軍的數量,還是相當多的。楊一鵬的手上,除了衛所兵和戰兵之外,還有大量的漕丁。所謂的漕丁,就是保證漕運安全的兵丁,屬於漕運總督直接管轄的。因為漕運總督的手裡有錢,漕丁的裝備,要比一般的明軍好,戰鬥意志也要比一般的明軍強。漕丁是不可忽視的一支武裝力量。
在鎮江府的時候,張準的部隊就已經和漕丁發生了衝突,結果打死了幾十個的漕丁,連漕丁的把總都被打死了。加上炮轟南京城的先例在,這位楊一鵬楊總督,楊巡撫,顯然不會很待見張準。歷史記載,楊一鵬這個人,其實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地方大員,除了軍事能力太差之外,無論是在內政,又或者是人格方面的,都是首屈一指的。
楊一鵬,字大友,號昆岑,湖南臨湘云溪(今岳陽市云溪區)人,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0年)進士,初任成都司李。任內播州(今貴陽遵義)一帶出現動亂,朝廷欲調兵圍剿。楊主張採取安撫政策,結果未動一兵而使播州平定。
不久,一些在四川採辦皇木的差吏乘機敲詐地方百姓,致使民怨四起。楊一鵬聞訊後,立即命令統一價格,不許亂派,毫不留情地打擊不法行為,狠狠的殺了幾個為非作歹的官員,贏得了四川百姓的信賴。
嘿嘿,要是他來負責打擊今天的房價……
由於在四川政績顯著,楊一鵬很快被升為吏部郎中。他執政掌權,量才授官,謝絕謀私慾圖進身之人,又升任大理寺丞。楊一鵬的行為使貪官汙吏恨之切齒。一貫陷害忠良的魏忠賢,結黨陷害他,後來魏忠賢被誅,朝廷更加信任楊一鵬,稱他才高德厚,授為兵部左右侍郎,署尚書事。
楊一鵬不懼權勢,冒死直諫,寫有《直陳朝政疏》,檢查官員中一些**行為。崇禎年間,襄城長官李守錡虛報兵額,貪汙軍餉,楊憤怒以對,上書彈劾。崇禎因此又升他為戶部尚書,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崇禎八年農民起義軍攻克鳳陽,焚燬了皇陵,皇上震怒。李守錡等趁機上書,告楊一鵬瀆職。結果,崇禎下令將楊一鵬處斬。
楊一鵬的死,對於朝廷來說,絕對是大損失。此人除了軍事能力不強,不善於應付戰爭之外,其他各方面,都可以作為官員的楷模。後世的人,只知道盧象升,只知道孫傳庭,卻不知道楊一鵬,實在是令人遺憾。他執政過的所有地方,百姓都獲得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