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每次轟炸的範圍都不是很大,這就只能讓轟炸機以小機群,多批次的方式出動。
隨著情報陸續到位,轟炸的方案也迅速的確定了下老。到十月二十八日,羅雲衝已經確定了三十多個轟炸目標,而已經休息了數日的轟炸機部隊也即將展開行動了。
第七十四章 癱瘓作戰
戰略轟炸理論在唐帝國航空兵中誕生的初期,針對軍事目標的轟炸行動遭到了很多戰略轟炸理論家的唾棄,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首先是戰略轟炸理論的基礎就是透過轟炸來摧毀敵人的戰爭潛力,最終達到擊敗敵人的目的。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摧毀敵人的工業基礎設施,大量殺傷敵有生人員,特別是非戰鬥人員。用唐帝國的戰略轟炸理論家的話來說,那就是“將敵人炸回石器時代”。這一理論不但在唐帝國航空兵中風靡一時,而且還得到了當時其他各國戰略轟炸理論家的普遍支援與肯定。
其次,軍事目標更難以摧毀,而且防禦能力更強。也就是說,針對軍事目標的轟炸行動風險性更大,損失也會更大。這一點,在戰爭中早就得到了證明。在唐帝國航空兵參加歐洲戰爭之前,德國空軍就在對付英國皇家空軍的機場上損失了大批的轟炸機與飛行員,而且最終證實透過轟炸很難擊敗英國皇家空軍。另外,軍事目標多數為點狀目標,或者是小面積目標,轟炸難度更高,也就難以起到足夠的轟炸效果。
最後,唐帝國的戰略航空兵很少執行針對軍事目標的轟炸行動。在對日轟炸中,也是首先摧毀了口木的工業基礎,將口木大部分城市都變成了廢墟之後,這才擴大到襲擊口木的軍事目標,而且當時承擔這一任務的主力部隊是部署在口木附近島嶼上的戰術航空兵,而不是戰略航空兵。在歐洲作戰的時候,帝國遠征航空兵的主要任務仍然是轟炸英國的工業化城市,特別是考文垂,曼徹斯特,伯明翰等地,以及英國首都倫敦,而針對軍事目標的轟炸行動主要是由德國空軍承擔的。
羅雲衝本人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戰略轟炸理論家”,他也一直不支援針對軍事目標的戰略轟炸行動,認為透過打擊敵人的基礎設施,殺傷敵人的非戰鬥人員,更能夠達到擊敗敵人的目的。換句話說,軍隊就如同一個人的手腳,而工業,城市,工人等就是一個人的軀體,要擊敗敵人,就應該打垮敵人的軀體,而不是去與敵人拼拳頭。可問題是,針對軍事目標的戰略轟炸本身並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從客觀的角度講,口木被徹底擊敗,不僅僅是因為所有的工廠都被炸成了廢墟,也不僅僅是因為其大部分的城市變成了“火葬場”,而是因為口木的軍隊也被戰略轟炸給擊敗了。而在歐洲,如果沒有德國空軍全力壓制英國皇家空軍的話,羅雲衝指揮的帝國遠征航空兵也不可能那麼順利的摧毀英國的大部分城市。也就是說,要擊敗敵人,特別是在這個敵人還比較強壯的時候,首先打斷敵人的手腳也是不錯的選擇。這就如同在海軍的炮戰中,戰列艦上的炮手總會首先瞄準敵艦的主炮炮塔一樣,先打掉敵人的抵抗與還手的能力,然後再擊敗敵人。
如果當時韓紹鋒能夠在巴哈馬群島上建立起機場,而且不受到“騷擾”的話,羅雲衝肯定不會首先去對付美國本土東南部地區的軍事目標。也就是說,他是迫不得已才決定首先轟炸軍事目標,而其根本目的也是要韓紹鋒儘快建好機場,然後儘快部署護航戰鬥機,擴大戰略轟炸的範圍與規模。
對一名成熟的戰略轟炸指揮官來說,對付軍事目標並不是什麼棘手的事情,而且羅雲衝直接抓住了重點,即以打擊軍事人員為主,打擊軍事基礎設施為輔。嚴格的說,這屬於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短期內,人員是比較容易補充的,而軍事基礎設施卻不容易修復。可是羅雲衝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要爭取到短期內的制空權,只要大批戰術航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