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事能從我手中強行奪得益州,你不得百姓之心,佔了益州也是枉然。何況益州之地雖為守之易,但攻之也難。你想從益州北上攻取關中及隴西諸地並受制於糧草不能成功。六出祁山失敗便是證明。我何懼之有?再說你想從荊襄提一軍襲宛洛取許都。我就能讓你如願嗎?我手握中原之眾,兵多將廣,豈能懼你一小小村夫,你可不是像小說中寫的那麼神。何況若劉備佔據荊州,孫權必會擔心其順水而下襲取江東。萬一我有所不敵,中原危險,劉備、諸葛亮等要得勝時,孫權一定會出於自身安全考慮,出兵偷襲荊州。如荊州一失,則北伐之兵受兩面夾擊,必死無疑。所以說,我認為不論是原版的還是我來到三國後改動的隆中對都只是一個理想化結果,但實際中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可見諸葛亮並不是什麼傑出的戰略家。想到此;我對諸公道:由此隆中對可知;諸葛亮此人大局觀實不如奉孝;只是所謂戰術出色;戰略糊塗的傑出人才而已。為何如此之說呢;孤認為有三點不可行之處:其一:隆中對欲先奪荊州為根基;這荊州劉表基業;根基深厚;非輕易可動。而且是百戰之地;極易受敵四面攻擊;自保尚且不瑕;焉能全力北上進擊耶?其二:隆中對欲奪我軍益州之地;孤自信決不可能。有智謀不在其下的陸遜及沮授二人分鎮漢中及西川;再輔充魏延;李嚴;張任;嚴顏等名將;必能將諸葛亮擊退。益州若在我手;其焉能分出斜欲及宛洛耶?即便其能得益州;然則由於益州多山;雖極利於守卻同樣極不利於攻。故益州保守有餘;進取不足;若糧草供給困難;焉能支撐大軍強行北上耶?其三:即便諸葛亮等順利奪取荊州及益州;具有了北上出兵的先決條件;也必不能成功。一則中原財雄勢大;以中原十州之人力物力何懼之有。二則其即使一時得勢;江東孫權必會不喜;恐劉備及諸葛亮掃平中原後趁勢東下;必會和我等結盟前後夾擊;定能一舉將諸葛亮等擊敗。故我認為此隆中對過於理想化;只可想像卻不可能成為現實。可見諸葛亮此人非是最佳謀劃人才耳。諸公以為如何。諸人聞聽;紛紛稱是。皆道:諸葛亮雖然多才;卻並非無人可敵。吾軍中主公和奉孝二人便可擋之。)

次日,諸葛亮隨劉備來新野縣。徐庶見了,心甚喜,謂孔明曰:“汝三難皇叔,終肯出山也。”孔明密謂其道:“不若此,怎顯吾能也。”徐庶大笑。徐庶便請將軍師位讓於孔明,孔明不受。漢代以右為尊;劉備遂拜孔明為右軍師執掌三軍,徐庶為左軍師相輔。至此兩位賢士歸於劉備,劉備羽翼漸成,漸有王霸之相。

不久吾奪得幽州、鄴郡時,正欲於曹操相持於冀州。聞徐庶、諸葛亮歸於劉備。大驚,心想該來的還是要來啊,幸好龐統尚未歸附,否則難敵也。遂命四州、尤其是益州陸遜嚴防諸葛亮入寇,待我平定北方,再來決一雌雄。陸遜等皆聞吾天下英雄之論,知諸葛亮乃天下‘十大謀士’之翹楚,小心防備不題。

第二十八節 劉琦為脫身求諸葛

第二十八節 劉琦為脫身求諸葛

諸葛亮覆手定荊州

卻說孫權自孫策死後,繼領江東。承父兄之基業,廣納賢士,開賓館於吳會,命顧雍等接四方賓客。連年以來,你我相薦。時會有闞澤、陸績、張溫、程秉、駱統、呂蒙、潘璋、陳武等來投。文武諸人,共相輔佐,由此江東稱得上人之盛。

建安七年,曹操於倉亭破本初後,曾令孫權遣子入朝隨駕。權猶豫不決。問計於張昭、周瑜,周瑜等勸止,孫權於是不遣子入質。自此曹操有南下之意,但正值北方未寧,無暇南征。

公元204年十月,孫權引兵伐荊州江夏黃祖,戰於大江之中,祖軍敗績。權部將凌操,輕舟當先,殺入夏口,被黃祖部將蘇飛一箭射死。凌操子淩統,年方十五歲,奮力往奪父屍而還。權見風色不利,收兵還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