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死無疑焉。”趙雲、張遼大喜,亦分兵兵馬準備迎戰。
卻說張燕領兵出老山大營,直抵趙雲寨前搦戰。從早到晚罵陣不停,趙雲只是不戰。張燕領兵衝寨,亦被趙雲、田豐強弓硬弩射回。張燕軍折騰了一日,銳氣盡失,正進退兩難間。忽有大營潰兵來報:“張遼張文遠趁將軍外出,領一軍奇襲大營,吾等抵擋不住,大營被其襲佔,將軍等家眷盡皆陷了。吾等現今無家可歸也,望將軍早作裁處。”
張燕等聞報面面相覷道:“蔣振華麾下果名將備出也。趙雲、張遼智勇雙全,吾等不可敵也。今若不降,乃逆天行事,必不得善終耳。吾意已決,當往降之。”諸將道:“如今大勢已去,降也無妨,但恐其看輕吾等出身不得重用或意圖加害也。”張燕道:“此言謬也。蔣振華禮賢下士,降者免死,怎會加害。其麾下馬孟起等皆為降將如何不重用,甘興霸亦曾為錦帆賊如今亦官授水師大都督。諸將可以無憂也。”眾將遂無異議,決意投降。
第二日張燕即遣人至趙雲大寨下書,言欲降也。趙雲大喜,厚賞來使,好言勸撫,令其轉告張燕,但請來降,決不加害。張燕接回報,大喜,遂與帳下十餘員大將不著鎧甲、不帶兵刃,赤膊來降。雲大喜,厚待之,擺酒相慶。同時急令使者六百里加急報長安如何安置張燕。我接報亦大喜:“諸公,我接子龍、文遠捷報,張燕等率黑山軍投降,太行平定。子龍等詢問如何處置張燕及黑山軍等眾,諸公以為如何處置為佳。”
賈詡笑道:“主公賢名天下皆知,其來歸降是識時務也。吾聞張燕忠勇過人,可堪大用。其所部黑山軍精悍善戰,尤善山地作戰,亦可作為一支勁旅為主公取北方諸州也。”
郭嘉道:“即如此,可厚賞其。主公可令其為建威將軍,領其大部黑山軍屯於河內。一則可窺視洛陽、許都,以待時機。另一部調壺口關臧霸將軍處,隨時議袁紹之後也。”
我贊同此言。遂令趙雲、張遼擇黑山軍精銳六萬人按我軍編製成軍。張燕為建威將軍,領河內太守職,領四萬黑山軍至河內郡屯守,以窺司隸。另二萬黑山軍則調壺口關臧霸將軍處隨時可趁曹、袁交鋒時趁火打劫也。
張燕等感激莫銘,與趙雲、張遼等整編黑山軍,隨後各赴守地不題。趙雲見黑山軍已平定,遂與張遼、田豐領軍回軍長安。
路上一路無話不表,吾在長安接報。親引眾文武出城十里相迎。趙雲和張遼見吾親自相迎,慌忙下馬來拜。我連忙扶起,令其二人上馬,我手牽兩馬而行。密謂二人曰:“某如此,足顯公否。”趙雲、張遼感激莫銘,卻道:“莫足顯也。主公若能掃平天下,威加四海,吾等亦能封侯拜相,流芳百世。如此方才足顯示某二人也。”我聞言大笑。回城後大擺宴席慶祝不題。另表趙雲為冠軍侯,張遼為破軍侯。
我早已令人將捷報送往西涼馬超處,令其速戰,切勿延誤時機,這一而暫且不提。
卻說劉備劉玄德在袁紹處,日夜思慮,夜不能寐。袁紹問道:“玄德何故常憂?”玄德曰:“二弟三弟不知所蹤,妻小陷於曹營;上不能服國,下不能保家,安得不憂。”紹曰:“吾久欲進兵許都久矣。方今春暖,正好興兵。”便與眾臣商議破曹之策。許攸道:“昔日操攻徐州,許都空虛,不及此時進兵;今徐州已破,操兵正銳,未可輕敵。不如持久持之,待其有隙而後動也。”袁紹道:“待吾思之。”玄德道:“許公此言差矣。曹操欺群之賊,明公若不伐之,恐失大義於天下也。”袁紹道:“玄德之言甚善。”便欲興兵,許攸等又來相勸,紹大怒道:“汝等弄文輕武,欲讓吾失大義耶。皆退,違者立斬。”眾人不敢相功,只得退下。
卻說袁紹遣大將顏良作先鋒,攻打白馬。郭圖道:“顏良將軍勇則勇矣,然智謀不足,不可獨任。”袁紹道:“吾之上將,非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