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還有嗎?”
盛太祖看向遠方,他的臉上雖然也有幾分讚許,但似乎,對孟原的這番回答還是未見得十分滿意。
這一問,讓所有熒幕前的觀眾們也都愣住了。
還有嗎?
應該……沒有了吧?
驅除胡虜、再造華夏,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已經是目前公認的盛太祖最大的功績了,難道還能硬湊出第三點?
其實大部分人都能看出來,盛太祖並不是那種過分自滿於自身功績的人。
甚至恰恰相反,他對於自己眾所周知的那些功績,興致不高,反而是更希望自己做的另外一些事情被人所看到。
孟原並沒有被難住,他稍微頓了頓,繼續說道:“晚輩最佩服前輩的第三點是:初心不改、百折不撓!”
此言一出,熒幕前的觀眾們都有點迷茫。
因為這第三點跟前面兩點,實在是差距太大,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甚至談不上是什麼功績。
這有什麼好說的?
“還以為第三點會有什麼驚世駭俗之詞呢,就這啊?”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這算什麼?這應該算是成功人士所必備的條件吧?”
“是啊,相比於前兩點來說,這第三點是有點不夠分量了,有濫竽充數的嫌疑。”
“我也覺得,沒必要非得強行湊三點啊!”
盛太祖倒是有些意外,帶著讚許的表情問道:“這一點,為何讓你最為敬佩?”
孟原抬頭看向遠處,所有觀眾的思緒似乎也隨著時間的長河,奔流向遠方。
“太祖時年十七,旱蝗,大飢疫。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
“初,後從帝軍中,值歲大歉,帝又為彭氏所疑,嘗乏食。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後寢疾。群臣請禱祀,求良醫。後謂帝曰:‘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疾亟,帝問所欲言。曰:‘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慟哭,遂不復立後。
“閏月癸未,帝疾大漸。乙酉,崩於西宮,年七十有一。遺詔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
孟原在說這四段話的時候,每一段都稍微停頓了一下。
而這番話說完後,熒幕前中的大部分觀眾都聽得一頭霧水。
許多影片網站的彈幕上,也飄過了許多的疑問。
“什麼意思?”
“沒聽懂啊,能不能說白話?”
“好像是史書裡的原文?”
聽不懂是正常的,畢竟孟原說的是史書裡的原文,是古文,沒看過的很難猜到意思。
而即使讀過原文的,也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因為這是四個不同時期的記載。
不過,觀眾裡面畢竟是人才眾多,很快就有人查到了這四段史書上的原文,也猜到了孟原這番話的意圖。
“明白了,這四段話好像是講了四個事情,分別是盛太祖少年時的慘劇、盛太祖年輕時皇后給他送炊餅、皇后病逝、盛太祖死時的遺詔!”
“那這些跟之前說的‘不忘初心’又有什麼關係呢?”
盛太祖並沒有作出回應,但他的表情卻變得更為複雜。
顯然對於盛太祖而言,在聽到孟原的這番話時,他的內心也起到了一些變化。
因為孟原的這番話資訊量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