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與霍崇有相似經歷,得有些匪氣,得膽子夠大,有看透不少事情的能力。能和匪幫合作與鎮壓並行手段。
等等條件提出來,眾人開始從一眾官員中挑選符合這些條件的人。最後吏部尚書性桂突然眼睛一亮,“回稟皇上,奴才想到一個人。”
眼見就到了七月,山東的糧食成熟。整個大漢政權全部開始了緊張的收割工作。
霍崇這邊已經沒有精力管那麼細,只能對各個部分發出命令,同時對各個部門的回應做出判斷與反應。
好在各個部門提出的都是物質上的要求,最多的要求莫過於經過這一兩年的努力,作為消耗品的鐮刀供應有缺口,而作為農業機械化先鋒的熱球機也出現了巨大的磨損,需要大量人員進行維護,或者更換已經損壞的熱球機。
霍崇一直認為,如果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就不叫問題。這樣的局面下,就得靠工業部門的生產能力來解決問題。
這邊正忙著,突然有人前來稟報,滿清派遣了特使前來求見。
霍崇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叫人把所謂特使大卸八塊。不過這念頭只是轉動幾次,還是被霍崇按捺下來。所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作為最基本的禮數,連兇惡殘暴的蒙古人都知道要保護敵人的使者。
大漢政權以文明人自居,直接殺使者也有些太蠻橫了。不過霍崇還是命令現在的警衛團團長王東陸,如果對方使者有絲毫讓霍崇覺得不能忍受的地方,立刻拖出去大卸八塊。
下達了命令之後,霍崇就帶著毫不寬容的心情讓人把滿清的特使帶來。
來人是個精神老小夥,見到霍崇之後拱手行禮。
霍崇正想罵人,警衛團長王東陸已經喝道:“仙人闆闆,狗賊,跪下行禮。”
王東陸乃是四川人,一句仙人闆闆罵出來,聽得霍崇笑出聲。殺氣倒是消散了不少。
本以為對方這特使會氣急敗壞的反駁,沒想到這人又是作了個揖,“霍爺,先不用急著殺俺。俺來了這裡,就知道一句說的不合霍爺的心意,就會死。俺只想問問,霍爺,為何要俺跪下行禮?”
霍崇沒想到對方如此機靈,忍不住問道:“你叫啥來著?”
“俺叫李衛。”來人答道。
“李衛?!”霍崇一驚,叫這個名字的人並不少,霍崇這邊就有起碼兩個叫這個名字的連長級別的軍官。
但是雍正時代叫李衛的名臣倒是有,不過真的只有這麼一個。
於是霍崇就詢問起李衛的出身來歷。李衛並沒有藏著掖著,爽快的將他的出身講述給霍崇。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1688年2月2日),李衛出生於江蘇豐縣一戶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員外郎一職。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衛任戶部郎中一職。
雍正即位後,便立即任命李衛為直隸驛傳道,未到任又改任命為雲南鹽驛道。在鹽驛道任上,李衛政績顯著,不久後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衛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財政稅賦,但仍然兼管鹽務的職務。
雍正三年(1725年),李衛被提拔為浙江巡撫。雍正四年(1726年),李衛兼任兩浙鹽政使,整理鹽政,查處私鹽販賣。雍正五年(1727年),李衛升任浙江總督,管巡撫事。
霍崇對於歷史上那個李衛的印象是,他在藝術作品中是雍正家的包衣奴才。這個李衛卻是一個捐官,和文藝作品中相差很大。
但是文藝作品大概是瞎編亂造,霍崇也不敢相信是不是。但是有些東西是不會錯的。
霍崇就問道:“李衛,你是不是很擅長緝盜?”
李衛立刻應道:“霍爺過讚了。俺不過是知道大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