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軍是我飛龍堂前輩高人,當年之事,末將也不曾親歷,箇中是非曲直自然無由置啄。可大將軍捫心自問,自我飛龍堂一脈投宋以來。所處之境究竟是好轉了多少?”

王繼恩苦笑著道:“我今日約了陛下與王爺所議,你又焉知不是為了飛龍堂之將來?”

孫漢冷笑一聲:“為了飛龍堂的將來?大將軍真當我等是三歲孩童麼?請教一聲大將軍!當年太祖陛下起事之初,天下之十二部兵馬。我飛龍堂掌其三,可如今呢?呵呵,大將軍也不必說那推脫之話,且聽末將一言。昔日起事之時,天下兵馬可一分為四,太祖一脈、潘元帥、曹元帥、以及我飛龍堂各掌其一。當日大家相約起事之後共保富貴,可你看看這些年的變化!且不說潘、曹兩位元帥的下場。只太祖昔日義社之十兄弟。哪個有了好下場?太祖在日尚算小可,至少大傢伙有仗打,有兵帶。可到了太宗之時,所謂的元帥將軍,哪個還有心思上陣禦敵?大夥能保得性命就算燒了高香了”可即便如此也不曾讓先帝放心,整日想盡了法子要將大夥的兵權盡數奪了去。我的大將軍,你睜開眼睛看一看!這些只會帶兵衝鋒陷陣的粗人,若是離了軍伍,還有活路嗎?”

孫漢的話雖然已經儘量說的很委婉了,在場的這幾個卻都心裡很明白,大宋太祖太宗兩位陛下在立國之後,的確是想了許多法子要將兵權收歸皇室。可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黃袍加身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是幸運,若是發生在部下身上可就是災難了。任哪個皇帝也不願意坐視這種事情發生。而這種削兵權的事情,從古到今就一直是每一個帝國的難題。由於沒有更好的辦法,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因此,每代開國帝王都會按照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來解決此事。可人都是有侷限性的,而且這種事情,對一方有益,必然就會損害另一方的權益,矛盾也就在所難免了。

王繼恩點點頭:“你說的很在理。可你有沒有想過?為何昔日曾強大到可以左右一國帝王的飛龍堂,最終會沒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你想過,只是你並沒有想明白!飛龍堂的職責,本是為了保護帝王安危。可是自唐末諸藩割據以來。飛龍堂趁機崛起,居然違背祖,意圖染指權力巔峰,甚至問鼎皇權!這才導致了五代十國,處處都有飛龍堂的影子,卻又處處淪為別人手中的武器!你看看當年飛龍堂在閩國的那個下場吧!若非那些人被眼前美景衝昏了頭,以為可以取王氏而代之,有意搞出那麼多是非來,又怎會被南唐趁著元氣大傷時一舉消滅?!我大宋開國以來,對武將有意抑制,那也是為了防患於未然,若是大夥把力氣全都在內鬥中消耗光了,恐怕連自保都是問題了,還談什麼收復燕雲十六州?談什麼一統天下,重現大唐盛世?!我是老了,可我的心卻沒糊塗!你摸著自己的心想一想,問一問,就算今天你們逼著陛下應答了你們提的條件,可日後你們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嗎?有了前車之鑑,你們以後還會有今天的機會嗎?你們這麼做,分明就是要自斷後路!要把天下所有武將的晉身之階盡數堵絕了!”

孫漢等三人頓時一臉愕然,他們這時候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沒錯,你可以藉著眼下實力強橫的時候逼著皇帝答應你們的要求。可問題是。在大義名分面前,人家畢竟是帝王,是君,是天。按道理來講,你們還是要聽人家的。

在過了今天這個事情之後,人家要玩死你們不過是動動手指的事。再想找像太祖當年那個“杯酒釋兵權”的好事,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當年之事。太祖與其他那些前輩有袍澤之誼,可眼前這位陛下,似乎與大夥並沒什麼比較深的交情,反倒是被大家逼的走投無路這種事情倒是擺在了眼前。

事到如今。孫漢也想明白了,今天之事,恐怕無論如何,自己這些人也討不到好處去了。眼下就只有一個辦法。逼著皇帝答應了他們提出的改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