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語氣神態和昨日的模樣簡直有如雲泥之別。
十點左右,有趙威的引薦下,高文舉帶著幾樣禮品來到了壽州知州衙門。
當壽州知州王繼亭看到拜帖上“一等太平伸士”幾個字樣時,登時將一向頹廢的樣子收拾了起來,好生整理了一番,親自迎出了二門。
沒錯,這位知州王繼亭大人就是兩年前做過一陣開封府判官的那位王大人。自從他那寶貝兒子在開封府惹了一大堆事情之後,雖然當時沒對他本人造成任何影響。可那件事情的後遺症大的不可想象,搞到石後。勻只的大靠山大將軍王繼恩將年中近只十萬兵馬悄被,蜓剛交了出來,然後所有帖著王繼恩的那些人,一個接一個的被找了個由頭,罷官的罷官,免職的免職,除了極個別的幾個之外,大多數都落了個慘淡收場。
而自己雖然是這些事情的引子,卻並沒有受到過多牽連,反而在過了大半年之後,被幾方勢力聯合保舉外放到了壽州來做知州。面上看起來,這壽州知州是從正三品的大員,比開封府判官那個從三品還要高上一級,並且還是正印官,和在開封府給人拉下手有明顯區別,可以說是正經的升了職。可王繼亭心裡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原因很簡單,開封府判官雖然品秩低一些。也是副職,可怎麼說那也是在京城之中,天子腳下,而且有事沒事的還可以上朝面君,只要不犯大錯,很容易就能被皇帝現,說升遷。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可這壽州有什麼?倒是可了夫人和兒子的心意了,在這裡,自己這咋知州就是最大的官這才來了一年多。兒子就惹了不知道幾起禍事了,想要教幾句,又被夫人連擋帶罵,總是不了了之。甚至連官場上的許多事,夫人也常常打著自己的旗號大肆收受賄略。然後硬逼著自己妥協。
如此一來。原本號稱能吏的王大人也變的得過且過了起來,反正在這鬼地方,做的好與壞也沒人管,如今的王知州,日子過的那叫一咋。逍遙,那叫一咋。舒坦,十足的仿照了當初開封府裡一把手楚王的樣子,將所有的事務盡數下放給了手下的幾個副手。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櫃。每天除了遊山玩水,就是找幾個文山坐而論道。談些風花雪月的事情來陶冶情操。
王繼亭之所以對“高文舉。這個名字如此緊張,主耍還是歸功於他那寶貝兒子,當初犯了那事之後小王繼亭不止一次的想到王爺跟前去分辨一番,雖然兒子是咋,混蛋,卻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再也還是三代單傳,無論如何,他總是想著要把兒子保下來。無奈楚王那脾氣根本無從捉摸,去十回,九回都見不著面,偶爾見一回還是喝的稀裡糊塗的連話也說不明白。
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他只得向同在一個衙門裡辦公的推官畢士安求助,那天他請畢士安吃飯時。那個平日不近人情的畢士安竟然就指定了出事附近的高升客棧,一番推杯換盞之後,畢士安竟然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條件,便是讓他尋個由頭。將陳州門重新開啟。
喝高之後,他才從畢士安嘴裡掏出了一點點資訊,原來王爺很喜歡這高升客棧的八寶粥。每天都要專人來買一份回去,可這高升客棧開的不是地方,這陳州門自從太宗在雍熙年間從此門出征遼無果之後,就一直再也沒開過。因此。這個客棧的生意實在不是一個蕭條可以概括的了的。王爺想喝粥,可這賣粥的店子眼看就要開不下去了,這樣搞下去,王爺喝不著粥恐怕多少心情會受些影響。因此,透過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法子讓這客棧支援下去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久混官場的王繼亭自然不會簡單的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王爺喜歡喝一碗粥,這才費盡心思要支援這家客棧。做為天家皇胄,如果真的喜歡喝那家的粥,就算他家生意倒了,把廚子請到家裡去也就是了,壓根就用不著費那麼大的心思。既然要動這麼大的手筆,自然是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