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八零後們逐步進入了中學和大學,成為國家最富朝氣的新一代。

2000年的東屯鎮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至今卻仍然窮得叮噹響,沒有水泥公路,沒有超級商場,更沒有網咖,有一家停業的破舊電影院,有一座200多米長的石拱橋橫跨一條河——建溪,還有一所有42年曆史的中學——東屯一中,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在這個古舊的鎮子上,最新鮮的建築當屬建校兩年的東屯二中了。

這天正是全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東屯鎮上的兩所中學也不例外。位於半山腰的東屯二中與位於東河畔的東屯一中相比,氣溫顯然要高漲一些。此刻,東屯二中校門口那條又長又陡的水泥坡已經人山人海了。

天空那驕陽的熱情正好映襯著地面這別有一番的熱鬧景象。陡坡兩側是兩列繁雜而有序的地攤,有賣草蓆、枕頭等床鋪用品的,有賣臉盆、牙杯等洗漱用品的,有賣開水壺、蒸飯盒等飲食用品的。

這些生活用品主要是賣給寄宿在學校的初中一年級新生的。只有他們才缺而且需要這些東西。對於二年級和三年級也寄宿在學校的老生們,他們雖然也需要這些東西,但已經不缺了。

寄宿生大約佔了全校學生的六分之一。除了寄宿生,剩下的都叫做通宿生。通宿生一律都不允許在學校宿舍過夜。寄宿學校的學生除了個別其他鄉鎮的借讀生,大都是東屯鎮轄內農村的孩子。

對於這些農村孩子來說,這些生活用品是絕對可以足足用上三年的。如果幸運地考進了高中,還可以再用三年。即使不幸運地落榜了,也可以拿回家繼續用。因此,節儉的父母們都很願意在這裡買上幾件新的給孩子。新生們在父母親的陪同下,很認真地挑選著這些生活用品。雖然都是幾塊錢的東西,但為了確保用上三年或者更久,可務必不能買了個劣質品。

按教育法的相關規定,年滿七週歲方可以入讀小學一年級。七週歲對於當地農村人的演算法便是八虛歲。因此,讀了六年的小學後,這些初中的新生們約莫都是十三、四歲的樣子。

帶孩子從農村來到鎮上註冊入學的主要是父親,這是因為這年頭每家每戶幾乎都買有一輛摩托車作為代步工具,而父親大概是家裡唯一的駕駛員。說唯一是不恰當的,或許不到三年後,這些新生們就會和他們的老子搶著主宰這輛坐騎,享受速度上的優越感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孩子第一次離開農村,到鎮上獨自生活,雖說不遠,但終究聽不見聲,見不著人,心軟的母親畢竟是放心不下呀。父親會騎摩托車就有權力帶孩子去學校報到?有些母親就不願吃這個虧,硬是擠上了摩托車後座一起跟來了。

幸好在農村,一輛摩托車一個駕駛員帶兩個人在法規上是允許的。這是一幅幸福美好的家庭圖畫。無數個家庭圖畫就組成了社會畫卷。但畫卷上的每一張圖片並非都是幸福美好的。

在東屯二中的校門旁邊,一面牆上赫然寫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年僅十三歲的周恩來在回答“為什麼讀書時”說的話。

十幾年來,每當回首過往的最初時光,陳超總會深信不疑,自己出生後不久,一定害過一場大病。這種事情,陳超清楚得很,父母以及其他的家人卻肯定是不願告訴他的。大人們也許認為,陳超當時還很幼小,不懂事,沒有記憶的能力,就和家中其他的小孩子一樣。顯然,他們一點都不瞭解,陳超生來就是與眾不同的。

陳超天生喜歡獨處,是個標準的宅男。他可以一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然後從各種書籍裡找到無窮的樂趣。陳超記不清這些問題是什麼時候開始困擾我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世界是怎麼變化的?時間和空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陳超慢慢地意識到,其實沒有人能真正理解這個世界。於是,他也慢慢地意識到,其實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