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碼頭一艘滿載著四十萬加侖汽油,準備明早前往利比亞的運油船後,就徹底宣佈了塔蘭託的完蛋。
雷鳴!火焰!水柱!翻滾的蘑菇雲高達千米,然後連線成更大的片狀黑紅色雲團,遮天蔽日。飄落的火星飛舞城市,在大風中越來越旺。洩露的汽油在海面上燃燒,幾小時前還雄糾糾氣昂昂的一艘艘戰艦,此刻卻如火海中的破布娃娃,爆炸、進水、傾斜、翻覆、沉沒。。。。。。
末日般的景象,讓所有塔蘭託人目瞪口呆。觸目所及,到處是沖天的火光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整個城市都變成一個被捅破的馬蜂窩, 亂作一團。
短短一個半小時,由四艘戰列艦、四艘重巡、兩艘輕巡組成的義大利海軍主力就不復存在。
今夜,塔蘭託沐浴在火海中!
明天,整個亞平寧都會哭泣!
。
。(未完待續。。)
第962章 快來吧,富蘭克林
“叮鈴鈴、叮鈴鈴。。。。。。。”
羅馬的酒店內,老哈坎披著大衣,從滿桌檔案中拔出目光。看看手腕上當年楊秋送給他的上海產梅花牌機械手錶,心裡抱怨是誰這麼晚還打電話來。
為海軍出謀劃策,購買到蘇聯艦船後,他就和雷德爾建立起深厚的私人關係,並被聘為帝國海軍的技術顧問。此次雷德爾訪問義大利,也把他拖來,希望能就地考察義大利造船廠和設施,為德國進入北非和中東打好基礎。
眾所周知,德國海軍實力太弱,法國艦隊被中美英瓜分後,本來還想借此壯大的雷德爾傷心欲絕。而且還誕生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德國不得不靠義大利來維持地中海方向的安全。這是肯定的不行的!沒有德國人看好義大利的作戰能力,何況美國馬上要加入進來。所以雷德爾的想法是,租借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島,然後慫恿義大利配合攻打馬耳他,建立兩個空軍要塞。問題在於空軍即便能遮斷地中海,德國依然缺少在地中海的海運能力。要知道,戰前為減少損失,德國幾乎將所有貨輪都疏散到世界各地,國內的也大部分放在波羅的海,即使佔領挪威依然不敢把太多船開出去,地中海這邊只有寥寥幾艘當初疏散到義大利才倖免的貨輪。而戰前總噸位五百萬噸的法國遠洋船隊也僅剩一百萬,其餘要麼被擊沉,要麼被中美英等國扣押。就算剩下的,維希政府也還沒答應轉讓。
參考大西洋潛艇戰中的英國,和太平洋馬里亞納被切斷後日本海運的損失,這點船是無法保證長期作戰的,尤其是美國參戰後,敵人的海空力量將成倍增加。所以雷德爾和德國海軍迫切希望在地中海擁有自己的海軍護航力量。鑑於此,哈坎提出了中美採用的“標準化分段建造法”。不過想用這個辦法並不簡單,目前各國中採用這種建造法的國家只有中美。前者是佔了工業初建,船小掉頭快的優勢,加上楊秋前瞻性的戰略目光,從1929年起強推全國標準化,才使得在國力不如美德(德國含捷克和法國)的情況下,卻能在開戰之初爆發出堪比兩者的製造能力。
而美國是因為工業規模太大,經濟危機的陰影還沒散去,企業有富足時間去將停產的生產線升級為標準化生產線。這兩個優勢德國和歐洲都沒有。所以歐洲的標準化道路已經落後中美十年!但即使如此,哈坎也有信心,因為德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也是最好的技術工人,所以他認為,只要海軍能接管法義大利地中海沿岸的船廠,在德法捷克等地同時建造軍艦和潛艇標準件,一年內就能在地中海建立起一支約60艘潛艇,40艘驅逐艦的小艦隊。有這股力量,再加上馬耳他和巴利阿里群島。那麼即使直布羅陀打不下來,英美對地中海的補給也會很困難。
因為沒有直布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