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使人殺燕太子丹,奉其顱於秦。
太子丹既死,燕國日益潰敗。
旬月,燕亡。
以太子丹之故,秦盡滅燕國王室。
諸國唯餘齊、越二國。
齊國君太后逝,秦兵臨齊。
以齊王建令齊黔首、兵士,皆不可妄加抗秦,徒增齟齬之故,秦兵入齊,如入無人之境也。
君太后之弟後勝為相國,受秦賂,以言勸之。
“各國皆亡,唯餘齊越。齊勢小,又佔沃土,秦必伐我。莫若降秦,使吾民不受戰火所侵。君侯之德,眾必感之。況君侯王【wang四聲】齊久矣,秦念君侯之勞,必有爵封之。”
齊王建允之,降秦。
秦封萬戶,置之共地。
兩越相爭,無諸為甌越王,伯歷為東越王。
秦王政使武安君統兵五十萬伐甌越,王翦統兵五十萬伐東越。
歷三年,亡二越。
自是,天下一統,時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矣。
楚亡周室,周失九鼎。越亡楚,九鼎歸越。
秦定天下,歸九鼎於咸陽。
秦王政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
諸臣議之,太子扶蘇曰:“父王功高蓋三皇,德厚越五帝,莫若以‘皇帝’為號。”
秦王甚嘉之,自號始皇帝,廢諡法,子孫以二世、三世……至萬世為稱,傳之無窮。
天子自稱“朕”,唯帝之玉印可稱璽。
諸國文字難辨,始皇令甘羅、儒家荀子等,以秦篆為本,仿倉頡,創新字,遺澤後世。
……
論分封,群臣莫衷一是。
太子曰:“晉無公室,則三家分晉。有分封,則帝業不穩,無分封,恐遺禍更甚。兒為太子,亦不欲他人列土封疆。然,為子孫天
下計,請分封。”
始皇嘆而允之。
然周分封,以致亂世數百年,始皇以之為鑑,使諸國皆行郡縣制。
郡縣官長由皇帝命,諸王無權使之。
天下既定,始皇御體漸衰。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