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9部分

去,成為演員無疑是最佳選擇——至少比歌手要靠譜得多,因為好萊塢總是不缺少花瓶,但總是需要新的花瓶。

黛安…克魯格、卡拉…迪瓦伊(cara…delevingne)、梅根…福克斯這樣模特轉行演員的案例不在少數,但能夠取得成功的卻屈指可數。畢竟,模特本身就不是表演科班出身,他們在大螢幕上很難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更多時候只是作為花瓶在商業大片裡負責美麗。

在漫長的電影長河之中,以模特身份轉職入行,並且站在事業巔峰的,金…貝辛格(kim…basinger)算一位,1997年的“洛城機密”讓她勇奪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小金人;查理茲…塞隆則算另外一個。但除此之外,就乏善可陳了,即使是金,她的唯一閃光點也就是那一部“洛城機密”了,像查理茲這樣延續了超過二十年成功演員生涯的前任模特,屈指可數。

在那些學院老學究看來,模特就和花瓶直接劃等號,基本等於和上流社會無緣了,僅僅只是“玩/物”或者說“偶像”而已。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瘋狂的麥克斯4”邀請模特出演電影,這並不稀奇,就好像“變形金剛”用了梅根…福克斯一樣,吸引眼球、製造爆點,這本來就是電影的主旨之一。但問題就在於,“瘋狂的麥克斯4”不僅僅是聘請一名模特而已,而是像“全美超模大賽”的海選一樣,簡直讓電影試鏡變成了一場鬧劇。

“洛杉磯時報”這才刊登了這篇新聞報道,在專業人士眼中看來,混沌影業的如此舉動,最好的解釋就是,“鬧劇,馬戲,或者炒作”,完全可以認為是絕境之中慌不擇路的荒唐決定,在報道之中,克里夫…羅賓森表示,“我無法分辨,到底是用兩億美元拍攝一部只有一百名觀眾願意觀看的電影更為可怕,還是用一群模特來完成一部好萊塢電影更加可怕,也許這就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但如果施特雷洛打算用這種方式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炒作話題,毋庸置疑,他成功了。”

如果僅僅只是一場模特試鏡的話,“洛杉磯時報”可不會犧牲娛樂版的頭條來進行報道,顯然模特試鏡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克里夫對“瘋狂的麥克斯4”劇組的擔憂由來已久。

“當施特雷洛確認他的下一部作品將是重啟‘瘋狂的麥克斯’系列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真的沒問題嗎?‘瘋狂的麥克斯4’是否會成為下一部‘撒哈拉騎兵’?當我們得知,梅爾…吉布森將不再扮演麥克斯時,這種擔憂正在逐漸演變成為現實。”

“瘋狂的麥克斯”當年在澳大利亞引發無數討論時,捧紅了粉嫩欲滴的梅爾,成功地讓梅爾得以登陸好萊塢,並且開啟了自己的巨星模式。毫不誇張地說,梅爾和麥克斯之間就是直接畫上等號的,就好像哈里森…福特之於韓…索羅一樣,想當然地,系列電影重啟時,那些忠實粉絲們自然希望看到梅爾能夠迴歸。

正如克里夫所說,該系列電影本來就十分小眾,鎖定群體應該是那些忠貞不渝的觀眾,但不久之前,梅爾正式確認,他不會出演“瘋狂的麥克斯4”,這也就等於讓死忠們失去了再次走進電影院的重要理由。

更何況,經歷過“耶穌受難記”的跌宕起伏之後,梅爾至今沒有能夠恢復過來,依舊在飽受聯手封殺的煎熬。如果由梅爾和蘭斯聯手,那麼“瘋狂的麥克斯4”才是一場真正的災難,猶太人聯手六大,好萊塢的每一個角落都將被封鎖得嚴嚴實實,恐怕就連呼吸都做不到了。

所以,選擇梅爾,是死路;放棄梅爾,是絕路。這也是好萊塢對蘭斯的選擇無法抱樂觀態度的重要原因。

克里夫在報道之中還提到,“瘋狂的麥克斯4”和“撒哈拉騎兵”的設定一樣,都將故事背景放在了神秘莫測卻又危險重重的沙漠之中。“撒哈拉騎兵”當初將整個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