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章 送完十里又十里

徐庶在說完劉隅三亂之後,看似隨意喝酒,其實一直都在觀察著劉隅的表情,待他看到劉隅臉上沒有任何怒意,反而隱隱有幾分喜色。他對於劉隅印象加了幾分。

世人都傳劉皇叔謙和待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自己當面直陳其非,他不但不怒,還隱有喜色。足見其胸襟寬廣。

在這個時代,人才的流動,和後世上班差不多,不但是君擇臣,臣同樣會選擇自己的君主,就算跟著你混了一段時間,覺得你不行,沒有多少前途,直接就可以跳槽,沒有任何負罪感。

這樣的例子在這個時代,舉不勝數。

荀彧,郭嘉,賈詡這個時代頂級的謀臣,都跳過槽,跳槽之後,並不妨礙他們建功立業,功成名就。

當然像呂布這種跳槽時直接把老闆乾死的行為,在這個時代還是會被唾棄 的,你走沒關係,你不能走之前直接把鍋給砸了啊。

張飛也正是抓住了呂布這一點,見到呂布就對他進行嘴炮攻擊。

既然打不過你,我就噴死你。

張飛和呂布對戰,手上功夫沒贏過,嘴上功夫沒輸過。

三姓家奴這個詞就是張飛的原創,並把這個詞發揚光大,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

當然張飛也有嘴上吃癟的時候, 當張飛面對馬超喊出,認識俺燕人張翼德麼。馬超直接用一句話完成的絕殺。

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元直所言,如晨鐘暮鼓,發人深省,隅受教了。”說完,劉隅站起身來,對徐庶恭敬行了一禮。

徐庶放下酒杯,還禮後謙虛道:“庶酒後胡言,皇叔不怪罪就好。”

“元直大才,敢問元直,雒陽城有三難,不知是那三難?”

徐庶飲了一杯酒,慢慢說道:“土地荒蕪,人口稀少為第一難。”

“物資匱乏,百廢待興為第二難。”

“河流縱橫,不易防守為第三難。”

“雒陽城有此三難,若想發展起來,恐怕不經過十幾年斷然難有起色。”

徐庶這些話。說在劉隅的心坎上,這一段時間,他一直為了這幾件事發愁。

取回糧食後,他計劃快速開墾土地,即便發明的曲轅犁,還是因為物資匱乏的事情,而暫時擱置。

這件事也讓劉隅明白,物資的儲備不是一朝一夕的,自己就算再著急,也得按照事情發展的規律,一步一步來。

對於河流縱橫,不利防守,劉隅認為是相對的,洛陽做成全國的政治中心,已經近兩百年,在鼎盛時,全國的資源都源源不斷,都運送到雒陽城。

在劉隅的計劃中,接下的一個任務,就是大力發展商業,商業的繁盛,離不開交通的便利,縱橫交錯的河流,為接下來他擴充套件全國的計劃,提供了有利的支援。

“元直洞若觀火, 讓劉隅很是佩服,元直可願隨我回雒陽一展才華。”

劉隅對徐庶再次發出了招攬。

徐庶在心中也在猶豫,要不要跟著劉隅走,劉隅的條件,雖然並不如袁紹發展潛力巨大,可此人談吐不凡,平和待人,這些都給徐庶加分不少。

可是雒陽城終究問題大多,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援,短時間內很難恢復。

如果一座城池,需要十幾年,才能恢復他的活力,在徐庶的眼中,戰略價值沒有多少意義。

畢竟這十幾年的時間, 足以改變很多事情。如果徐庶預料的不錯,十幾年的時間,足以讓世間換一座天地,到時候,在固守一座孤城,還有什麼意義。

徐庶不論習武還是學文,都是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他在雒陽城看到的價值,是渺茫的。

在他內心深處,他還是想去冀州看一看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