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好,反應到兵部,兵部要求工部生產,才會納入來年的計劃。
工部跟進的官員也會對效果進行評估後,將意見反應到工部,工部和兵部商議之後,對不足做出改進,最後由朝廷撥款生產。
明軍的火炮居高臨下,不時就可以看到清軍炮陣上的清軍被爆炸掀飛,然後重重砸落在地。
就紅衣大炮的數量而言,其實清軍要多一些,孔有德和尚可喜打南陽的時候,就動用了百門紅衣大炮。
清軍的紅衣大炮至少有一百二十門,可是卻被明軍的五十門紅衣大炮完全壓制,只剩下十多門炮,不時發炮還擊。
明朝在多年的戰爭中,對於火炮的使用,進行了總結。
目前紅衣大炮主要裝備水師戰船和城池關隘,步軍很少裝備這種重炮,步軍的火炮正向輕型速射,適合野戰的方向發展。
王彥幾人正說著話,忽然有人驚呼一聲“當心”,便見一枚清軍的炮彈直接砸在離他們不遠的一段土牆上。
只見泥土飛濺,牆被砸出一個大坑,上面的泥土便立時垮了下來。不用人吩咐,立刻就有士卒扛著沙袋,將垮塌處重新堆了起來。
當下,王彥被部將們堅決地“請”下牆去,就算明軍火炮壓著清軍打,可這事卻不能開玩笑。
殿下是大軍主帥,萬一被一炮砸中,或是被一箭射中面門,那怕是會軍心動搖,北伐估計立刻完蛋。
以前王彥臨戰必然處於第一線,那時確實也沒少中箭,他臉上身上的疤痕不下十處,但那時是王彥沒有底牌,輸一場就完蛋,所以不得不拼命。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就算這次北伐失敗,他還有大把的機會捲土重來,卻沒有必要在處於第一線,冒什麼風險。
讓清軍一炮驚了下,王彥沒有堅持,但在下城前,卻交代道:“清軍火炮雖然被壓制,但是孤王料定多爾袞不會甘心,他必定冒著炮火,先行填壕,然後全面進攻。正面的防禦,李過為主,劉芳亮、李定國為輔,你們同心協力,給孤王迎頭痛擊!”
說罷,王彥便在陸士逵的護衛下回了大帳,將營寨的防禦,交給了三人。
王彥一走,果然清軍佇列中衝出數萬人馬,他們推著盾車,躲入洞屋裡,嚮明營而來,看情況確實是想先填平明營前的三道深壕。
李過見此不禁搓了搓手,有些興奮的揮手道,“火炮準備!”
清軍人數眾多,可能是因為害怕明軍的火炮,所以沒有列成密集的陣型,而是散開了嚮明寨撲來。
清軍的陣型鬆散,人馬散佈在曠野上,他們吶喊著,驅散心中的恐懼,明軍只覺得滿山遍野都是敵軍。
多爾袞為了攻打營寨,還是做足了準備,盾車推在前面,極好的為後面的清軍提供了防禦,清軍如牆一樣推進,明軍火銃打在盾車上,火星四濺,卻很少能擊穿,沒有對後面的清軍造成殺傷。
這盾車就是在車輛前面放上大盾,或者在車前放上木板,覆蓋皮革或者是鐵皮,非常堅韌,不過滿清冶煉並不發達,精鐵不多,所以披上的大多是皮革。
多爾袞這回下了本錢,為了鼓舞士氣,他親自在陣前鼓舞,許諾若是攻下明寨,金子、女人要什麼給什麼,誰要是抓了王彥那廝,直接封王。
清軍士卒還沒從“開花彈”的恐懼中解脫出來,但聽到多爾袞的許落,這時也勉強打起了精神。
清軍知道明軍火器厲害,他們也學乖了,決不大規模無防護地暴露在明軍的火器之下!
曠野上,推著盾車的清兵在前,每輛盾車後面,都跟隨著近百士卒和整車整車裝滿了土石的填壕車。
盾車排成一堵移動的牆,向營地緩慢推進,後面的清軍握著弓箭,推著填壕車,彎著腰嚮明營逼近,只聽著銃丸打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