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特使、尚書左丞高慶裔一行五人,來到昌平,說金國特使求見宋國皇帝、天下兵馬大元帥趙構。
趙構早就從張大梁的情報渠道瞭解到金國想要和談的訊息,而且知道和談使是誰,和談的目的嗎,雖然沒有詳細的情報顯示,但就目前的局勢看,無非是緩兵之計而已。
趙構也想稍微緩一緩,攻擊速度太快,後勤供應就成了大問題。吳喜回奏,現在曲風的聯勤保障司令部已經成了宋國最忙碌的部門,趙構把思危廳主事陳堅也調過去幫忙,才稍微緩解了一下曲風的工作壓力,據說,連續幾天幾夜不睡,成了曲風工作的常態,這個拼命三郎的大名,在整個宋國官場,已經是工作狂的代名詞。
趙構心疼曲風,所以才把陳堅調過去。對於這個曲風,趙構有自己的小心思,想留給自己的下一代使用。難得有這麼一位剛直不阿、心底無私的幹吏,趙構把曲風甩過來甩過去的使用,就是在培養曲風各個方面的工作經驗和履歷。在趙構心目中,文有曲風,武有劉浩,這些年輕人的培養,趙構一直很上心。
昌平是燕京的重要外圍拱衛之城,素有“燕京之枕”一說,是燕京府的後花園。拿下了昌平,等於堵死了燕京北上的通道,堵死了口子,趙構就不著急了。
奪城掠地,不是趙構的戰略思想,大量消滅金國軍隊的有生力量,才是軍事目的。金國的精銳部族軍最多在五十萬左右,前幾次戰役過後,趙構總結一下,自完顏婁室南下開始,到攻克西京路,到現在,累積已經消滅金國十五萬人,這已經讓金國有點傷筋動骨了。
金兵徵遼,總兵力不過十萬之眾,兩次南侵,也是七八萬人,這幾次戰役正是金兵軍隊實力最為雄厚的時候,要不是趙構有金手指,和金兵的實力對比,最多也就五五之數,但現在卻是大大不同。
昌平城不大,但城牆夠高夠結實,趙構率領的雁門關集團軍這些天已經打出了攻城經驗,“中路突破,一點兩面,縱深穿插,四面開花”這套戰術現在已經運用的爐火純青。每個軍師之間,彼此的配合非常默契,傷亡率直線下降,帶來的,是軍隊的求戰慾望和必勝的信心和勇氣直線上升,此消彼長,宋軍現在的戰鬥力今非昔比。
趙構的臨時行轅就在昌平府衙,這個院子房屋眾多,可以把帥府的諸多部門都安置下來,但宋琦的前敵指揮部卻不在此處,按照戰時條例,他的司令部在城外駐紮。
高慶裔有點小惱,這個差事可不好辦。雖說是二皇子的主意,都元帥完顏斜經過請示金主完顏吳乞買也同意了的,但卻沒有一個具體詳細的章程,你和人家和談,又不給出具體的和談條款,只給出了和談目的和一些拿不上臺面的東西,在現有交戰區域框架內,停火一個月,為金兵大軍集結爭取時間。言外之意,宋軍佔領的地盤,“暫時”歸宋軍所有,意味著西京路徹底拱手相讓,中都路部分地區承認宋軍實際佔領,但高慶裔還不知道,金國的臨潢府,也已經在老十三的刀鋒之下,發出了痛苦的呻吟,朝不保夕。
但自己被完顏吳乞買提拔重用,關鍵時候,也要為主子做出點犧牲和貢獻,但是……據說這個宋國官家比較痛恨“漢奸”這個身份,自己是遼朝重臣,降金做了金國高官,算不算漢奸,自己說了恐怕不算,還得看宋國官家趙構怎麼說才行。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高慶裔一路上心裡面不停地祈禱著這一句話,給自己壯膽,自從邁進昌平城,高慶裔心裡就加快了唸叨的頻率,不為別的,來來往往巡邏的宋軍士兵眼裡透出來的殺氣,足以讓高慶裔一行人走得是膽戰心驚。
跟著一名宋軍的班長,高慶裔等五人來到府衙大門,但見一隊慣甲軍兵列隊兩旁,右臂飛龍刺繡臂章透著陣陣殺氣,正是趙構飛龍衛。
執勤隊長正是龍四,他佩戴者紅色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