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學究天人,小老兒佩服了。”
“好了,來說說這個龍骨水車吧!”李信想了想,拿了一個樹枝就在地上畫了起來,他畫的比較粗糙。口中講解的卻是能讓人明白,說道:“以三塊木板為槽。有輪軸一,兩邊有把手,上面以略小於槽的木片,以輪軸帶動木片,帶水上行”
李信說了一會,眾人很快就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雖然龍骨水車和筒車有點區別,但是實際上的原理卻是相同的,老張頭很快就明白這裡面的道理。
“小老兒做了一輩子的木工,今天才知道,公子乃是貴人。知道的比我們要多的多。”老張頭低聲嘆息道。
“不過是見識多點而已。”李信卻是笑呵呵的說道。這句話倒是沒有說錯,李信的確是見識多一點,而且是超過這個時候一千多年的見識,雖然製造不出來什麼超時代的東西,但是這些小東西,還是能知道一些,然後讓別人幫助李信完善而已。
“還請公子指點。”眾多老漢聽了之後,雙眼一亮,紛紛上前行禮說道。
“來,坐,大家一起坐。”李信聽了之後,尋了一個木頭樁坐了下來,將李承宗抱在懷裡,笑呵呵的說道:“我們現在耕種,講究的是深耕細作,犁田之後,用鐵耙來耙田,使得水田或者旱田平整,更加容易種植莊稼,這一點大家都知道,這種田啊!第一要選種子,一個好的種子生長出來的糧食就越好,現在沒有好的種子沒關係,以後相信朝廷肯定會有的,第二就是耕種,不能將整個田裡都插滿秧,這樣也不好,我們要保持一尺的距離,這樣就能讓這些水稻能夠合理的吸收土地裡的肥料,說到這個肥料,人、畜的糞便也能是好的肥料,還有就是稻草,這些稻草腐爛,或者焚燒之後,留下來的殘餘,也是很好的肥料。有了這些肥料,也能促進莊家的生長。最後就是害蟲了,這個,哎,還真是無法根除的東西,每年天干旱的時候,就會有蝗蟲,如何解決蝗蟲,蝗蟲不解決,就會吞食莊稼,一年耕作就會白忙活了。”
“公子,這蝗蟲可是靈異,是上天的懲罰,誰敢消滅?”李信話還沒有落音,周圍的幾個老頭頓時失聲驚叫起來。
“這天生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蝗蟲來吞食糧食,難道就任由他們吃了不成?記住了,糧食大於天,誰要來破壞糧食,誰就是我們的敵人,蝗蟲也不例外。”李信先是一陣不解,然後說道:“那些雞鴨就喜歡吃這種蝗蟲,若是以後有蝗災來了,就以雞鴨驅趕到田地裡去,保證讓他們吃的腦滿腸肥的。”
“這個,公子,這蝗蟲的蝗字,和皇同音,故此民間不敢捕殺,所以多修建奶奶廟,以期望上天保佑。”杜如晦也出言說道。
“蝗皇同音?”李信聞言一愣,最後哈哈大笑道:“民以食為天,若是自己都吃不飽,如何能擁護皇帝呢?若是皇帝因此而怪罪老百姓,那這樣的皇帝就是一個昏君,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君主,老百姓又何必輔佐這樣的皇帝呢?”
“公子,這話大不敬,可不能亂說啊!”幾個老頭嚇的面色蒼白,這樣的話,在這個時代,就是真正的大不敬,誰也不敢說之。
“不用緊張,這些話不過是以訛傳訛,哪裡有那麼誇張,若僅僅是因為同音,說一說就被殺頭,這樣的皇帝也沒什麼大的作為。”李信哈哈大笑,對杜如晦說道:“聽說在科舉的時候,有的人想要避諱,說這個信字不能寫,這樣一來,這天下的‘信’字都要換一個寫法?”
“是有這麼回事。”杜如晦趕緊說道。
“我看沒必要,若是這樣下去,以後這信字換一種寫法,以後這‘承’是不是也要換一種了?這樣太麻煩了,不能因為一個人而麻煩天下人,以後這些都沒有必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