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軍毀滅性的遠端火力,美國空軍基地也將被迫後撤,其大量戰術飛機和一般巡航導彈也將完全失效。強敵若無這些前沿空軍基地和航母叢集,事實上將失去進行現代戰爭的“兩條手臂”,難以對我軍形成有效的軍事威脅。其費盡心機研製的戰術型隱形飛機,大多數由於航程所限將失去用武之地。這就大大彌補了我軍在戰術飛機上和一般精確制導武器方面與敵人質量和數量上的巨大差距。此時,敵方只有靠戰略轟炸機和遠端彈道(巡航)導彈才能對我軍構成實質威脅,但靠其數量不多的遠端戰略武器進行常規戰,對付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無異於杯水車薪,我軍之戰略威脅一鼓可破。。 最好的txt下載網

新型中國軍隊藍圖設計之(6)

從作戰層面上說,中國擁有與潛在敵人對等或超過對手的遠端打擊能力,將迫使敵人只能在戰術上選擇與我軍進行遠端對攻、對射。必須堅決防止出現敵人一威脅進攻,我軍本能就開始防守和撤退的怯戰情況。敵方一旦對我國城市和經濟設施發起空襲,我軍應立即對敵軍城市和經濟設施進行對等或加倍還擊。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一架埃及飛機轟炸了以色列首都,以色列空軍立即轟炸開羅,埃及空襲行動立即停止。歷史的經驗值得借鑑。須知在對攻式的戰爭中,我國比未來潛在對手佔有巨大的戰略優勢:國土廣袤,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抗打擊能力強;敵方國土狹小,且工業化程度高,抗打擊能力脆弱,一旦其水、電、交通設施被毀,將很快陷入全面癱瘓。同樣的後果,敵國無法承受,我國則不會傷筋動骨。顧及這一“結局”,戰爭發起者要三思而後行;而一些國家在允許強敵利用其基地對中國進行空襲時,也不能不反覆掂量。我國遠端打擊的戰略威懾不言自明。

我軍確立遠端打擊戰略,將為國家帶來如下“好處”:一是悄無聲息地打破美、日苦心經營的戰略圍堵,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將不攻自“斷”。上兵伐謀,戰略層面的招數必須以戰略破之。二是震懾挑釁:頑固的“*”分子和狂熱的日本右翼新武士道者,面對新型中國軍隊遠端打擊威脅應該有所清醒了。中國目前對其最有效的威懾手段只有核武器,而核武器的使用門檻很高,且中國有不首先使用的自我設限使其有恃無恐。一旦中國常規遠端火力打擊體系建立起來,在我國強大火力打擊範圍之內,其囂張氣焰和挑釁言行將立即消失。第三,最大最現實的好處是逼退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海空立體威脅。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多在沿海,造成我國國防的軟肋,擁有遠端打擊能力,等於將安全邊界前推。沿海安則全國安。如此,中國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方有一定的保障。

依我國目前工業發展水平和整體實力,若要在資訊化技術上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確有難處,但要在機械化方面迅速趕上別人,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我們已經擁有了洲際導彈技術,還不能擁有“洲”際打擊能力嗎?關鍵是要確立這樣的戰略指導思想。具體思路,我以為應首先研製遠端打擊武器,如類似美國“戰斧”和俄羅斯KH…555等射程在2500公里—3000公里的巡航導彈,如此則我國現有大量近程攻擊平臺也將威力大增。由此,我國整體遠端打擊能力以及我國面臨的軍事威脅態勢,也都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

“靈”字解決的是眼到心到,“遠”字解決的是手到腳到。這兩個字的文章做好了,中國軍隊才算有了現代化的雛形——靈活的頭腦、敏感的神經、長而強健的手腳,才有角逐未來戰場的基礎和起點。

(三)高

“高”是現代高技術區域性戰爭的基本外觀,也是未來世界軍事發展的另一個必然趨勢。杜黑在1921年說:戰爭的演進曲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點上中斷了連續,突然急劇轉向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促成這一轉折的主要因素是空中武器,它不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