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蜀地大軍集結,劉備登上三丈高的拜將臺。
法正、張松二人獻城有功,所以在劉備擔任益州牧以後,身居高位。
不過,此次劉備拜王猛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統帥益州大軍,以及諸部兵馬。
異人陳溪擔任長史、安漢將軍。
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
張松為廣漢郡太守、興業將軍。
王猛持七尺長劍,號令全軍。
“我們助劉備入主成都,功勞第一,沒想到王猛竟然在我們之上。”
張松目睹王猛登上拜將臺,劉備將兵馬全權委託給王猛,心裡多少感到不舒服。
他認為自己幫助劉備獲得益州,功勞應該在王猛之上。
劉備獲得王猛以後,王猛可沒有幫助劉備攻佔益州如此廣袤的領土。
“王景略並非常人,乃是奇才,不可小覷。”
法正對劉備任命王猛總督益州兵馬則沒有多少意見,王猛的才能還要在他之上,法正要略遜一籌。
“我看他也沒什麼大不了。”
張松卻感覺自己得到的回報不及想象。
“大哥為何重用此人?我們兄弟二人為大哥出生入死多年,王猛僅僅憑藉嘴皮子,就可以總督益州兵馬。”
對劉備的安排不滿的還有關羽。
王猛統帥益州大軍,那麼關羽豈不是要屈尊於王猛之下?
“大哥這樣安排,那就這樣吧。”
張飛雖然也有一些不滿,不過沒有多說什麼。
巴國公楊素帶著斛律光、蘭陵王等武將與劉備合兵。
“益州的世家選擇劉備而不是我,取代劉璋成為新的益州牧,還真是讓人不甘心。”
楊素對劉備被漢朝廷承認為新的益州牧,大為嫉妒。
劉備拜王猛為軍師和統帥以後,與楊素謀面。
“朝廷令我平定南中、漢中二地,你為漢臣,我們應齊心協力,共同報效朝廷。”
“楊素豈敢不從命,不知先取南中,還是先取漢中?”
“你我兵分兩路,同時平定漢中和南中。”
超過二十萬大軍益州大軍集結。
益州因為玩家數量眾多,對應的人口數量也不少,可以招募大量士卒。
關羽擔任主將,再搭配張飛、黃權、吳漢等副將。
“主公應該親自平定南蠻。”
異人陳溪卻看出了劉備部署的不足之處。
王猛難以節制關羽、張飛。
只有劉備在場,關羽、張飛才會堅決執行軍令。
劉備也明白陳溪的意思:“那麼,此次我與王猛一同領兵。”
果然,在劉備親自上陣以後,關羽和張飛安分了不少。
“張任還是不願投降嗎?”
劉備想到了劉璋的部將張任,一個頗具統兵才能的武將,只不過張任不願意投降奪取了益州的劉備,讓劉備深感遺憾。
“張任絕不會輕易投降,要麼殺了他,要麼一直關押。”
陳溪作為玩家,知道張任是死忠之人,決計不會投降。
“好歹也是一員良將,而且未對我等造成多大傷亡,不可殺之,也許什麼時候他會回心轉意吧。”
劉備稍微思索,還是放過了張任,沒有殺他。
“大哥,我願意率領五百刀斧手,殺到南蠻,一舉擒獲沐珂。”
關羽在劉備擔任名義上的統帥以後,不再有意見,主動請求擔任先鋒大將。
關羽的精銳部眾是五百刀斧手,還有從涿郡帶來的幽州突騎,擁有劉備軍最精銳的騎兵。
五百刀斧手定位是高階重騎兵,裝備鋒利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