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美濃國,天色未亮,天寒地凍,又有濃霧。
兩支大軍,五十萬兵馬,對峙於關原地區的濃霧之中,準備進行關原合戰。
東瀛多山地,山道崎嶇,找一塊供幾十萬人決戰的戰場,並不容易。
夏軍、倭軍在凌晨佈陣,在天色泛白後,即會展開合戰。
夏軍這邊,駐紮在西面的南天滿山,蘇烈對異族有37的傷害加成,因此是夏軍的核心,所部10萬人,包括名將陳璘的數千明軍水師(裝備火繩槍)、諸葛亮的數千連弩兵。
在蘇烈北邊的笹尾山,是皇家野豬的騎兵,大約6萬人。
蘇烈南邊的松尾山,是呂玲綺,兵力在4萬左右。
蘇烈的側後方,楚武親自坐鎮,作為預備隊,兵力5萬人左右。
楚武與蘇烈的距離不遠,共同構成中堅,合兵15萬,負責正面牽制和佯攻,兩側部署了高機動的騎兵,進行合圍和突進。
楚武與諸葛亮部佈下鶴翼之陣,強化中軍遠端兵種的傷害,同時強化兩側近戰兵種的傷害。
在對面的濃霧之中,百夫長軍團、柴田勝家軍團列陣,兵馬數量與楚武相當。
如果擊敗對面的強敵,楚武軍團便正式進入東國,進犯織田信長的核心封國,徹底讓織田信長崩潰。
白起在西國,織田信長根本不敢離開。
天色漸亮,距離關原合戰的時間越來越近,楚武發現各支兵馬列陣完畢以後,濃霧依然瀰漫。
“軍師,濃霧何時散去?”
“大約還要一個時辰。”
諸葛亮判斷出濃霧消散的時間。
楚武對諸葛亮的判斷十分信任,傳令至各個軍陣,預計在八時發起進攻,殲滅東國最後一支生力軍。
呂玲綺首次獨當一面,在南邊的松尾山,威脅敵軍。
她握緊了方天畫戟,幷州狼騎跟在她的身邊,除此以外,楚武將5000名低階重騎兵交給呂玲綺,加強呂玲綺的突擊力量。
鶴翼之陣,中間多數是弓箭手、火槍手,而兩側是騎兵。
皇家野豬、呂玲綺都是以武力見長的猛將,統帥騎兵突擊。
“不能讓殿下失望。”
頭腦簡單的呂玲綺單純地認為,只要立下足夠多的戰功,那麼她在楚武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高。
夏軍從容吃完飯糰和乾糧,濃霧終於逐漸散去,露出位於濃霧之中的二十多萬敵軍!
因為夏軍提前進入關原地區,各路夏軍軍陣都倚靠群山,佔據地利,而敵軍在三面山峰與另外一座山峰合圍而成的平原地區,還有兩條分叉口。
在蘇烈軍團的前面是一片樹林,柴田勝家的倭軍搶佔了樹林,迎擊夏軍。
柴田勝家是織田信長麾下的猛將,柴田勝家手握長槍,率領織田信長的尾張國的軍隊出陣。
海上同盟的百夫長軍團,配合柴田勝家抵擋來自中原的皇太子。
“濃霧消散,大戰將起。”
柴田勝家望見南天滿山的十萬夏軍,夏軍披堅持銳,出現在消散的濃霧中,鐵甲上落有冰霜。
寒冬決戰,對於雙方來說,都相當痛苦,就看誰可以堅持到最後。
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聲響起,迴盪在南天滿山!
蘇烈軍團的十萬夏軍開始離開南天滿山,向柴田勝家軍團推進!
夏軍的戰鼓聲令倭軍心寒。
夏軍已經攻陷了九州島、四國島、馬關、京都,半個東瀛落入夏軍之手,倭軍計程車氣低迷,面對進擊的蘇烈軍團,自然感到畏懼。
柴田勝家硬著頭皮抵擋蘇烈軍團。
“射擊!”
陳璘一聲令下,數千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