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必敗的結局,還要嘗試,讓李斯有幾分費解。
“或許主公不確定自己是否會有意外。又或者只是想要稱王,與夏王相爭,留下一筆,日月逾邁,人生幾何……”
賈詡此時似乎有些出世。
“文和,倘若主公有三長兩短,或許我們該提前物色繼承人選,又或者向主公詢問人選問題。”
李斯更加關心自身的利益。
“我們……前去求見主公……”
賈詡此時也不得不明哲保身。
秦王與夏王之間的爭霸,還沒有達到慘絕人寰的地步,所以不至於遷怒到秦軍將領。
李斯靈光一閃,像是突然想到了一個念頭:“主公無後,不如擁立漢天子如何?漢天子依然是天下共主,而且年少……”
賈詡看向李斯。
他與李斯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李斯的真正想法是什麼。
擁立一個懦弱的漢天子,那麼一切大權都會落入權臣手中。
他們李斯和賈詡,就是權臣。
“倘若此時天下太平,擁立年幼的天子,你我萬人之上,執掌政事,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天下大亂,非雄主不能統一漢帝國。一個懦弱的天子,無法籠絡人心,鎮壓權臣大將,遲早滅亡。”
賈詡仍然很理智。
除非老秦勢力最為強盛,才有可能扶持漢天子,成為類似司馬懿那樣的權臣。
否則,楚天可以輕易滅掉漢天子率領的勢力。
歷史上,李斯扶持秦二世胡亥,最終被趙高剷除。
現在,李斯還有想要扶持弱小君主,成為權臣的想法。
賈詡卻不願意採取如此危險的做法。
李斯被賈詡說服,也陷入糾結:“確實,時值亂世,漢天子根本無力主持局面。呂布、李元昊之流,雖有野心,卻按難成大事,而王翦、李勣等人,可為將帥,卻不宜身為人主,恐怕大失所望。”
“正是為難之處。”
賈詡、李斯二人,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如果老秦有兒子,那麼繼承人選,自然是嫡長子,可保關中無虞。
但問題在於,老秦被困在領主世界已經接近五旬,沒有後人,又沒有親戚,只能從部下挑選一個繼承人選。
這個繼承人選問題,卻難倒了賈詡、李斯兩個大臣,以他們的智謀卻無法想出一個合適的內部人選。
他們二人前來求見老秦,想要老秦親自決定繼承人選。
當馬車停在秦王府,護衛楊大眼略帶焦急,對到來的賈詡和李斯說道:“兩位大人,主公剛才突然昏迷不醒!”
賈詡、李斯兩個平時冷靜無比的人,此時都不禁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