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句麗,還是四階兵種。
而且因為異族騎兵的原因,竟然只要給一半的俸祿……
不過也對,剋扣異族的工資,讓他們在前線賣命,而地主老爺在後方享福,不是很正常嗎?
“以後有必要學習唐軍,招募一隊炮灰,衝鋒陷陣,只要付一半的俸祿即可。不過忠誠度是一個問題。”
楚天認為除非自己和李世民一樣,才能威壓其他文明,否則很容易遭到異族部隊的背叛。
這是一把雙刃劍,要看怎麼使用。
唐軍追殺一陣,然後退兵,白衣的唐軍小兵提著高句麗將領的首級前去邀功,受到李勣的召見。
而楚天和燕太子因為李廣、狄青立功,各獎1000軍功。
“可惜我的武將龐涓是步兵系武將,有時候終究吃虧。”
東郡的領主公子文有些鬱悶。重步兵在這種快速的戰鬥中反應不夠快,搶不到多少軍功。一般而言,還是騎兵可以擴大戰果。
九原領主大虎率領八百幷州騎兵突入敵陣,殺敵上百,竟然獲得不少戰功,也算是一個狠人。
“現在已經是第五天,看似我們不斷獲勝,實則不然。斬殺幾百、幾千人,對高句麗百萬大軍而言無足輕重。不盡快擊敗對方援軍,便無法集中所有兵力攻打安市城。”
楚天他們帶著戰利品回營,堅守營寨的房玄齡和周亞夫卻認為形勢不容樂觀。
攻打安市城才是這次戰役最艱難的階段,唐軍還真不怕對面的百萬高句麗援軍。
“終究還是要看唐太宗李世民怎樣儘快擊敗對面的高句麗大軍。”
楚天無法命令唐軍出擊,他已經盡力向李世民進言,只能看李世民的謀略了。
楚天重新劃分第二軍團的編制,令周亞夫、龐涓統帥第二軍團的10000名步兵,李廣統帥5000名弓箭手,狄青、花木蘭統帥5000名騎兵。
至於5000名自由玩家,任命一個公會會長為統帥,雪月為副將,作為奇兵和預備隊。
楚天不敢讓自由玩家組成的軍隊在正面搏鬥,否則很容易崩潰,而且對東漢區而言,將會是巨大的損失。
安市城外,年邁的李世民翻身上馬,尉遲敬德親自攙扶。
“敬德,你和朕都已經老了啊。”
李世民看到頭髮花白的尉遲敬德,勇猛不似當年,再想到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將死的死、老的老,不由唏噓。
“陛下尚未知天命,末將已經花甲,但對付區區高句麗,還是輕而易舉。”
“煬帝屢次討伐高句麗無果,此國若不盡早剷除,以後必定成為大唐之禍害。在你和朕入土前,定要滅之。”
李世民有些滄桑的眼神逐漸銳利,當年一統海內的鋒芒再現,即使已經年邁,還是想要在臨死前為大唐消除威脅。雄踞遼東、朝鮮半島的高句麗,不是一般的遊牧部落,而是足以威脅到隋唐的邊陲強國。因此,隋煬帝楊廣才屢次三番討伐高句麗。
只不過,楊廣在討伐高句麗時犯了很多錯誤。
“令江夏王監督堆積土山之事,儘早將四座土山堆砌起來,且嚴防守軍出城佔領土山。那群異人領主所說也許不錯。難點不在於擊敗百萬援軍,而在於攻陷堅固的安市城。若人心可用,雖數十萬大軍,不能拔之。”
李世民口諭軍令,有文官筆錄之,傳給江夏王李道宗。
江夏王李道宗率領10萬唐軍、125萬漢軍在安市城外面進行土木作業,四座土山拔地而起。
安市城依靠群山,坐擁地勢之險,是一座山城,因為雙方士兵數量增加十倍,安市城也更加堅固,城牆高八米,再加上山勢,唐軍需要仰攻山城,個人的武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