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四十七章 征討高麗國

“吳王的武將不僅僅是周瑜、謝玄,他在這些年籠絡了不少名將。江東諸多領主被他消滅以後,武將也為其所有,甚至,項燕也在其軍中。”

“孫堅按照吳王的要求,設立了六個軍團,孫堅、孫策、黃蓋、程普,各領一個軍團,還有兩個梁山軍團。”

楚天在過去一年時間,休養生息,準備用於擴張的兵力。

南方的領主數量不少,在領主曆元年的時候,大量玩家領主得到招募令,所以誕生在南方的文臣武將,數量絕對不少。銅雀在吞併這些領主時,將項燕等人收入麾下。

只是,站在楚天這個北方領主的角度,對南方領主具體有什麼武將,也並不熟悉。

還好楚天派出斥候打聽,基本上弄清楚了南方領主的武將數量。

南方有不少名將,韓世忠、黃忠、魏延、周瑜、呂蒙、甘寧、謝玄、項燕、劉仁瞻、孟珙,還有銅雀在一年前招募的南梁武將韋睿。

這些都是值得楚天注意的武將。

平原會戰,楚天可以碾壓這群武將,但結合長江天塹,以及南方不適合大騎兵作戰的丘陵、水網地形,那就不好說了。

最麻煩的自然是江東水師。

楚天此時還不知道孫堅認為他背叛了約定。

楚天最關心的是即將發起的高麗討伐戰。

在明關第一次滅亡高麗國以後,楚天計劃第二次滅亡高麗國,徹底讓高麗國亡國。

這也是楚天第一次發動滅亡其他文明的遠征。

與鮮卑、蒙古交戰,還算是漢帝國內部的交戰。

此次高麗國討伐戰,動用的主力,依然是遼東軍。

不僅如此,楚天動用伏波軍,與遼東軍配合,夾擊高麗國。

遼東軍30萬、伏波軍30萬,合計兵力60萬。

江東水師已經發展多時,水戰經驗豐富。

在伏波軍與江東水師交戰之前,楚天認為有必要讓伏波軍到高麗國去刷一刷經驗。

“遼東軍率先攻入高麗國,如遼東軍攻擊不利,則調動幽州軍、河北軍,討伐高麗國。”

伏波軍配合遼東軍,攻打高麗國的主力是遼東軍的30萬兵馬。

另外,地盤龐大的好處是,楚天可以源源不斷派兵前去攻打高麗國。

幽州軍、河北軍加在一起,有50萬兵馬可用。

一路大軍打不下高麗國?

那就兩路、三路,直到打下為止。

周圍的文明,高麗國比較容易征服,倭國、大越國因為地形原因,想要征服他們,比起征服高麗國,難度更大。

所以楚天將高麗國視為第一個試刀的物件。

遼東城,樂毅擔任遼東軍軍主一年,重新整頓遼東各城,招募兵馬,打造兵器,收購糧食。

遼東軍四個軍團,第一燕甲軍團、第二突騎軍團、第三關寧軍團、第四烏桓軍團,合計30萬兵馬。

利用明關勢力留下的殘餘部眾,遼東軍很快滿編,並且解散了一批多出來的低階兵種,以節省軍餉。

曹操幫助遼東軍第四烏桓軍團,從三郡烏桓部落挑選出一萬精銳,訓練成天下名騎——三郡烏桓騎兵,並且交給公孫康統領。

樂毅收到夏王府的命令,他所在的遼東軍,是攻打高麗國的急先鋒。

三十萬遼東軍在遼東城集結,提前準備的弩箭數量達到了1000萬支,糧草可供百萬大軍三個月的用度。

這一年時間,整個北方成為戰爭機器,為大征服提供各種物資。

統一漢帝國,順便征服高麗國,只是牛刀小試。

樂毅的第一燕甲軍團,除了樂毅的一萬燕甲,還有鞠義的八百先登死士,另外,臧霸、孫觀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