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支夏軍水師。
負責護送楚武這一路兵馬的水師將領呂蒙,卻不為所動。
數萬人的兵力調動,基本難以隱藏行蹤,即使被四國島的大名們察覺,估計都沒什麼所謂,因為四國島的實力太弱。
呂蒙護送至沿海的一座漁村,大福船無法接近漁村,否則有可能會擱淺。
東宮衛隊划動木槳船,輕易攻佔漁村。
四萬兵馬上岸,金戈鐵馬,漁民們瑟瑟發抖。
他們只是一座擁有數百人的小漁村,哪裡用得著調動四萬兵馬鎮壓。
呂蒙說道:“末將留下一小隊船隻接應,每隔一段時間,會運輸糧草到此地。”
“有勞呂將軍了。”
楚武送走返回府內城的呂蒙,清點上岸的兵馬。
皇家野豬、楊行密、祖大壽、蘇烈依然跟隨楚武,而且,還有呂玲綺、立花誾千代、諸葛亮、黃月英,算是比較夢幻的陣容。
四萬兵馬,全都是從九州合戰活下來的老兵。
楚武的怯薛軍經過合戰,再加上休整時候練兵,平均等級達到了25級。
“北邊的城池是西園寺家的本城,黑瀨城,南邊有一座大森城。每一座城池的守兵數量估計只有一兩千人。因此,兵分兩路,一路沿著北部推進,一路沿著南部推進,儘快拿下整個四國島。”
楚武上岸後,立即分兵。
如果對方是強敵,或許分兵會比較冒險,但這一次很明顯是過來四國島狩獵,應當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四國島。
島嶼地形,往往中間是山地,沿海較為平坦,所以兩路兵馬剛好可以橫掃整個島嶼,並且最終匯合。
楚武率領南路兵馬,而蘇烈、祖大壽、皇家野豬率領北路兵馬。
楚武抵達九州島時,白起、岳飛、樂毅的大軍,在伏波軍的護衛下,渡過馬關海峽,踏上本州島!
馬關海峽,也是《馬關條約》簽訂的地方,九州島對面就是本州島。
白起等武將大舉進攻本州島,再次引起東瀛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