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現有的兩個野炮聯隊,對蘇軍一線陣地進行了半個小時的火力攻擊,接著工兵聯隊前進。
上工兵聯隊的原因,是因為蘇軍在河東主陣地埋了7萬枚地雷,不清障的話,後面這些步兵全都得給炸飛了。
工兵排雷時,蘇軍的機槍和迫擊炮全都沒歇著,工兵們作業時連頭都不敢抬,這個遭罪。
排完地雷,便是“豬突衝鋒”,步兵們端著刺刀,不要命地向各個火力點猛撲。
似乎蘇軍真的害怕這種瘋狂攻擊,他們很快放棄陣地,撤往河西。日軍佔領陣地後,立即向上空鳴放顯示夜襲成功的訊號彈。
小松原透過望遠鏡看到這一幕後,頓時心花怒放,也以最快的速度向關東軍司令部發去了捷報。
離天亮已沒有多少時間,日軍工兵抓緊時間拆除浮橋,完成整個夜襲行動中的最後一環。
晨光微露,橋也拆得差不多了,大家如釋重負。
不過就在這時候,陣地中央開始落進許多煙幕彈,濃厚的煙霧嗆得士兵們眼淚鼻涕橫流,什麼也看不清楚。
還沒等日軍回過神來,一大群蘇軍的bt快速坦克已插入日軍的速射炮陣地。這些速射炮是後半夜拖上來的,但是還沒發揮作用,就被bt坦克搗毀了。
緊接著,蘇軍機槍旅不知何時也衝了上來。日軍的屁股還沒坐熱乎,眼看著又被從蘇軍主陣地上趕了出去。
隨後便是轟炸機追著炸,各參戰聯隊被炸得哭爹喊娘,狼狽不堪。
整整忙乎了一夜,不僅看似到手的那點銀子還了回去,連自家本錢也摺進去不少,這可把小松原給鬱悶壞了。
鬱悶是因為他知道的戰術,只有迂迴和夜襲。相反,朱可夫的花樣卻多得很,除了誘敵深入,還有以假亂真。
小松原或許會感到不解:佔領蘇軍陣地後,我周圍放了警戒,浮橋也拆了,那些bt快速坦克、機槍旅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浮橋就是朱可夫以假亂真的一種手段。日軍能看到的蘇軍浮橋,大多數都是“明橋”,那只是一些暫用橋,或者是偽裝出來的橋,並不起作用。
蘇軍真正使用的浮橋是“暗橋”。這種橋是先在河床上打好基礎,然後根據河水的漲落,以及人員、車輛、火炮透過時所需要的寬度及深度,建築出掩於水下的平坦水泥過道,通常在哈拉哈河水面以下30厘米處。
日軍對蘇軍浮橋進行過反覆偵察,但不到“暗橋”的附近很難發現其秘密,即便空中偵察也是如此。
“明橋”和它旁邊的陣地,都不過是朱可夫用來釣魚的餌。當日軍進攻時,蘇軍只是佯作撤退,其實在撤離前,河東河西的蘇軍就已經做好了反擊的準備。
日軍工兵拆掉的都是“明橋”,反擊部隊可以透過“暗橋”,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動襲擊,而其突然性和隱蔽性,比起日軍那種地球人都熟悉的夜襲戰術又不知要強上幾多。
琴絃
第一個晚上冒險的失敗,讓第23師團傷了元氣,一時再也折騰不動,小松原不得不尋覓新的生力軍。
原屬第7師團的第26聯隊在上次過河作戰中就遭遇重創,三個大隊長,兩死一傷,已難以負起大任,但關東軍司令部這時又從第7師團調來了一個聯隊——第28聯隊,與第26聯隊共同組成第14旅團,由旅團長森田範正少將統領。
第28聯隊不僅所有資歷均與第26聯隊相同,其戰力甚至還在第26聯隊之上,它被稱為第7師團最精銳的一支部隊,而且一向以長於夜戰著稱,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被用來進行夜戰訓練,野戰步兵能適應各種方式的夜戰環境,對夜間清障、定向、隱蔽、巡邏及警戒皆駕輕就熟。
參謀本部的觀戰高官們曾經指出,第23師團在首輪作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