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什科維奇看到了“玉米”的潛力,於是重新徵召其入伍,教練機成了襲擾機。
當時日本和蘇聯的電子工業都很落後,飛機均未配備機載雷達,也就是說都不具備完全的夜戰能力。波…2憑藉完全隔離螺旋的特點,可以在晚上進行超低空飛行,在那個高度上,日軍戰鬥機根本沒法識別和發起攻擊,因高度太低,高射炮也難以有效地進行跟蹤射擊。
斯穆什科維奇把“玉米”撒到日軍陣地上空,這些“夜行怪客”駕臨後,從機艙裡扔下幾顆炸彈便揚長而去。
波…2投擲的多為小型炸彈,對日軍造成的實際損傷並不大。斯穆什科維奇用波…2進行夜襲,其主要目的也不是轟炸,而是搞“恐怖主義”。
當波…2現身時,下面的幾乎所有官兵都會從睡夢中驚醒,然後四散奔逃,以尋找藏身之處。一來二去,就連聲稱最擅長夜襲戰的日軍都被折磨到瀕臨崩潰,許多部隊一夜數驚,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有時,斯穆什科維奇還經常“摻私貨”,把tb…3跟波…2混在一起行動。
tb…3是像sb一樣的轟炸機,不過sb快,tb慢。波…2既是襲擾機,也可以當偵察機使用,當它在前面探完路,判定所在空域比較安全後,尾隨的tb…3重轟炸機群便會趁勢下手。
tb…3號稱空中恐龍,當它的炸彈像雨點一樣紛紛落下時,地面的日軍幾乎無路可逃。
這位要說了,tb…3可以做到的事,難道日本九七重爆就做不到?
做不做得到,決定權不在轟炸機手裡。日軍配備的八九式20毫米高射炮數量很少,而且射高有限,對tb…3重爆機群只能望空興嘆。
你換蘇聯的試試——1939式85毫米高射炮,在這種高射炮的齊射下,連飛行集團高階參謀的座機都難逃劫數,可知有多麼兇猛。九七重爆要是也像tb…3一樣摸黑襲擊,飛行集團有多少也不夠填這個坑,更何況擁有的轟炸機本來也不多。
日軍是兵多,蘇軍是武器多,而且隨著戰鬥的延續,還在不斷升級。蘇聯炮兵主任(相當於炮兵司令員)沃羅諾夫中將進入戰場,至此,除海軍外,幾乎所有兵種的蘇軍司令員都到了諾門罕,他們的集體扎堆,既是為了給前線提供火力支援,同時也是要借這個機會對新武器和新裝備作實戰檢驗。
沃羅諾夫帶來的是三個遠端重炮團。蘇軍前線的火炮陣營變得十分豪華,野戰榴彈炮從以122毫米為主,發展到以152毫米為主,即便是迫擊炮,也多為120毫米的大傢伙。
這些火炮群呈梯次配置,按照各自預設區域,每天對包括弗依高地在內的日軍一二線陣地進行攻擊,並且集中於拂曉和傍晚這兩個時間段,為的就是有效阻擊日軍的夜襲可能。
小松原退後一步,換來的不是海闊天空,而是水深火熱:坦克、狙擊手、飛機、遠端重炮連軸轉,到處煙塵滾滾,鬼哭狼嚎。
驚天動地的炮彈爆炸聲,連身在後方,與弗依高地相距6公里之遙的松本都能聽見,他比喻成是貝多芬的交響樂演奏——只是演奏的曲目太殘酷了,對日軍士兵而言,那不啻是死亡交響曲。
他舉頭向弗依高地所在的北方望去,那裡的天空一片火紅,光看著就讓人覺得酷熱難忍,甚至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可以想見,忍受著蘇軍重炮“灼熱煎烤”的前線士兵該有多麼痛苦。
不久,松本也有了親身體驗這種痛苦的機會。
日軍衛生隊和輜重隊奉命前移至三角山陣地。三角山是個山頂呈三角形的沙丘,相對於弗依高地,這裡算是介於前沿和後方的二線陣地,但已經進入了蘇軍的重炮射程,所以大家一到宿營地,第一件事便是急著挖掘可以躲避炮彈的戰壕。
松本在山頂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