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繁花開得如火似荼,這一天石堅卻接到了一張拜帖。他看到這張拜帖後,就是他關了閉不接待外客,也不得不接待此人。因為這張拜帖上寫著鴻蒙子張無夢。
石堅知道此人。道教在宋朝十分盛行,這也與一個人有關,那就是陳摶。當然他活了一百多歲後,已經昇天四十年了(皇帝老大,非是我不想寫,呵呵)。然後就是他地學生,种放,穆修。但這兩個都是假道士,先後接受過宋朝的官職,也熱衷於功名。不過种放有一個好侄子,那就是種世衡。還有種放跟著陳拷後面學易,陳以先天圖傳種,種傳穆,穆傳邵雍。或者認為放傳河圖洛書於李,李傳許堅,許堅傳於範諤昌,範傳於劉牧。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穆修傳於周敦頤,周傳於程顥、程頤。因此進一步改變了宋朝的理學。當然也是老神仙陳摶沒有想到地,他的道學竟然變成了儒學的精髓。
但也有許多門生真正接受了陳拷地道學。這個張無夢就是其中地代表。他與他的師父陳摶、賈善詡、張伯端、陳景元都是北宋道家的真正代表,也都是民間傳說中的神仙人物。現在這個張無夢快八十歲了,當然沒有其他地改變,他還有二十多年好活。他在十幾年前,因為夏~與王欽若聽到他的名字,因為真宗喜道,於是向真宗推薦。
真宗向他問長久之策,他只說我野人,只知道讀《老子》《周易》而已,然後為真宗講解幾篇經義,真宗封官賞酒金帛皆不受。乞還山。後來居瓊臺十餘年,又轉隱於終南山。石堅還知道他最後隱居於金陵,收陳景元為徒,然後近百歲善終。
不過有人對當年地品價是,奸臣當道,此人不願裹入朝政,還有人說他會黃白秘術,但不向人講。當然此人在民間威望極高,被推為道家的代表。
對於此人,石堅不敢怠慢,真神仙也好,假道士也罷,那是連真宗也摞蹄子地大人物,石堅可不敢將他拒於門外。
大開中門,威望太高了,在這時候就象基督教控制歐洲時,教皇親臨一樣,石堅這是沒有辦法。
石堅迎了出來,看到一個長相清瘦地老者,不過此人精神很好,兩眼精光。只是他穿著樸素,一身麻衣。他身後還跟著兩個雙胞胎小女徒地什麼人,這兩個小姑娘歲數也不大,十五六歲,但長得清秀機靈俏麗。兩個小丫頭看到他出來,都用一雙滴溜溜的大眼睛看著他。
石堅眼睛只是在她們身上一掃而過,然後向張無夢行禮問好,將他迎到書房。還命兩個老嬤嬤旁邊伺候。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當年陳拷下山見趙匡胤。趙匡胤隨後奪下江山,這個張無夢同樣也是一個牛叉級人物。如果讓劉娥心中瞎想八想,那可就不妙了。現在老嬤嬤旁聽,也有一個證人。
這個老道士看到石堅這個舉動,眼睛裡再次冒出一道精光,可是臉上笑容更甚。顯然十分滿意。
石堅心中一陣凜然,難道他已經看出自己的用意。這些人可不是神棍,當然也不是神仙,但都是大智慧的人。就象陳拷說趙匡胤統一中原,一是不想中原再遭受戰火,二也是從時勢上分析出來地。
張無夢輕聲對他身邊兩個小丫頭說道:“夢姑,靈姑,還不快見過石大人。”
夢姑?靈姑?這個名字著實不雅。石堅想到。不過這些方外人士,獨自其立,他們性格都很古怪,比如這個張無夢,明明他的師父是貪睡老祖,可他自己的名字卻叫無夢。
兩個小丫頭自小跟隨師父後面,就接受了無數人的敬仰,雖然聽過石堅的名字,也不害怕,她們都笑嘻嘻的。而且最妙地是兩人異口同聲說道:“見過石大人。”
就象是訓練過的一樣,半秒時間都沒有誤差。
ps:太冷了,我還在沿江地方,算起來現在只有是深秋,正是秋風颯爽的季節,可大雪下得堆得幾十公分厚。難道世界真的要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