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
秦明感覺這四個字有神奇的魔力,讓自己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所謂的‘知’,應該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所謂的‘行’,應該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
“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秦明喃喃的道。
“徐樂應該在中多寫一些關於‘知行合一’理念的內容。”
石開道。
石開繼續《牧神記》,他驚喜的發現在隨後的章節裡出現了更多有關“知行合一”理念的內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立志用功,如樹使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
“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併進’之說。”
……
讀者們在《牧神記》中讀到這些理論的時候如醍醐灌耳。
“今人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我亦屬於那範疇,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惟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方可立命。”
“沒有那麼複雜,知行合一簡單地說就是‘既然知道,那就按你知道的去做,不要找理由,特別是不要被內心的慾望情緒等主觀因素影響’。”
“不怕從零開始,只怕從未開始!人生就像選擇題,無法迴避,你我都得做出選擇,若要如何,全憑自己!最怕你不甘平庸,卻又不去行動!空有志氣,沒有勇氣!讓勇氣配得上志氣,才是知行合一!”
讀者們議論紛紛。
“每個人都是知行合一的,不存在知行不合一的情況。”
“人和人的區別在於覺知到的規律,有多大程度上是接近客觀規律本身的,有多少偏差。”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像旁觀者一樣的自我,我把它稱為覺知者,它好似一面明鏡。”
“當這面明鏡沒有灰塵時,它可以照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行動就利用可用資源來構建某個客觀規律,也就是道法自然,以道御術。”
“當這面鏡子上有灰塵時,比如被驕傲的情緒所挾持時,這面鏡子所照射出來的影像與客觀規律就有了偏差。”
“人們就會依照這個被扭曲的規律採取行動,就會做出一些不自量力的事。”
“按照沾有灰塵的鏡子所反射出來的扭曲影像行動,也是知行合一的表現,只是所構建的規律比較低效。”
“所以想要有更高效的行為,就要擦除灰塵,使得內心的明鏡能夠照射出,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客觀規律。”
魏得祿在天下酒館之內向眾人闡述自己對“知行合一”理論的理解。
“所謂的知行合一,從字面講就是認知和行為是一樣的。認知是對事物的看法,大腦裡面演算了事物的原理運作。可以是從自己的思考中誕生,也可以是來自於他人的經驗。”
“我認為認知裡面包含了大部分對我們行為的指導,且這部分都大機率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