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內閣大臣們,對於丘吉爾提出的這個計劃,很感興趣。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也實在是不願意向德國人低頭。如果能夠打敗德國人,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那無疑也是值得的。
“要從美國人那裡購買戰艦,同時還得聯合法國人和義大利人,這恐怕非常困難。”阿斯奎斯首相說道。
“首相閣下,哪怕是再困難,只要能夠打敗德國人,那麼,一切就都是值得的。”丘吉爾說道。
阿斯奎斯首相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其他的內閣大臣:“諸位,你們的意見呢?”
“首相閣下,我覺得可以嘗試一下。畢竟,就算是失敗了,也不會比現在更糟的。”陸軍大臣理查德?哈爾丹說道。
其他的大臣們,也都紛紛附和。在他們看來,現在的情況無疑就是最糟糕的了。不可能比這還要糟糕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 美國人的震驚
3月22日傍晚,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乘坐皇家海軍的一艘驅逐艦,秘密離開了英國,前往了美國。之所以乘坐驅逐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驅逐艦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以近三十節的航速巡航。這樣的話,只需要三天不到的時間,丘吉爾就能夠抵達美國了。
原本,阿斯奎斯首相決定由英國駐美國大使去和美國人商議購買美國戰列艦的事的。但是,丘吉爾卻拒絕了。丘吉爾認為,想要說服美國政府同意將那些戰艦出售給英國,那將是非常困難的。一般的外交官,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因為那裡面,會牽涉到很多國與國之間利益交換的問題。單單一個大使,恐怕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去和美國人談。
丘吉爾作為大英帝國的海軍大臣,內閣的重要成員。加上又是商議購買戰艦,由他出面無疑是最合適的。丘吉爾也相信,他有能力說服美國人答應他們的要求。
丘吉爾此去美國,帶著英國內閣全體成員的期望。他們都希望丘吉爾此次出訪美國能夠成功。畢竟,組成三國聯合艦隊,從美國人那裡購買到戰艦,將是最關鍵的一步。如果買不到戰艦的話,就算英法意三國組成聯合艦隊,也絕對不是德國人的對手的。所以,如果丘吉爾無法成功的話。那麼,整個計劃也就都沒有成功的可能了。
作為世界主要強國之一,美國對於英德兩國的海上決戰,也是十分關注的。在英德兩國的海戰剛剛分出勝負,美國駐英國大使館和一些情報人員立刻就行動了起來,探聽海戰的詳細經過。在丘吉爾收到大艦隊發來的電報後,美國人也把整場海戰,差不多搞清楚了。他們立刻將這一情報,發回了國內。
美國海軍部長丹尼爾斯,收到了電報後,整個人都愣住了。針對英德兩國的海上對決,美國海軍也做了相當多的分析和兵棋推演。他們認為,德國海軍無疑已經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了。但是,英國海軍當了幾百年的海上霸主,底蘊無疑也是很強大的。所以,他們預測即便德國海軍要贏得最後的勝利,必然也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的。
這樣的結果,對於美國來說,無疑也是非常有利的。損失慘重的德國海軍,就無法再對美國構成威脅了。而美國或許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再在背後搞一點小動作,坑德國人一把。
同為新興強國,美國和德國一樣,都希望能夠打碎英法等國構建的世界殖民體系,為本國爭取更多的利益。只不過,美國絕對不能夠允許德國在這一場戰爭當中贏得勝利。因為一個強大的德國,比起衰弱的英法兩國,對美國更加具備威脅性。
如果可以的話,美國甚至希望可以加入到同盟國作戰,以確保擊敗德國。等到打掉了德國人的野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