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內還有為數不少的巡航艦、護衛艦、武裝商船,但是,無數戰例證明了這些船舶在面對三極戰艦及以上等級的戰艦時,都顯得不堪一擊。
17日早晨6時,拉芒什海峽被一片霧氣籠罩。在前一日夜裡,荷蘭的十五艘戰艦已經來到了加萊海峽的西側,在更西面則是一路尾隨的法蘭西地中海艦隊的二十艘戰艦,而在東面,則是在狹窄的加萊海峽一字排開的大西洋艦隊分艦隊的十艘戰艦。
荷蘭的十五艘戰艦大多為64門火炮級的三極戰艦,只有旗艦是74門火炮級。法蘭西東西兩大艦隊的三十艘戰艦中,除了地中海艦隊的旗艦為擁有102門火炮的一級戰艦外,其餘皆為74門火炮級的三極戰艦。
在戰艦的數量上、等級上,荷蘭已經完全處於劣勢。不僅如此,荷蘭戰艦大多有些年數,幾乎已經呈現出老舊之態,而法蘭西戰艦全為近十年新造,因而,在戰艦的質量上荷蘭也處在劣勢。
正是因為這種種的劣勢,荷蘭海軍的指揮官決定趁著霧氣瀰漫,以及風向為西南風的有利機會突破加萊海峽。
其實,法蘭西海軍也已經決定了在這一日動手,不過,做出這一決定的只是地中海艦隊的指揮官,他出於保險,併為了留出時間通知友軍艦隊,而決定將開戰時間定在上午10時。
荷蘭海軍的指揮官在戰略比拼上佔得了先機,在霧氣瀰漫的情況下,荷蘭戰艦開始起錨升帆。方向雖然有利於荷蘭戰艦,可這西南風並不大,只是微風,因而,龐大的戰艦仍然走得很慢。
早晨荷蘭戰艦接近大西洋艦隊分艦隊,但是,封鎖加萊海峽的分艦隊仍然沒有發覺。
一刻鐘後的7時,荷蘭戰艦終究被分艦隊的瞭望員發覺,而發覺的原因竟然是其中一艘荷蘭戰艦上亮著油燈。
分艦隊十艘戰艦為縱向一字陳列,每艘戰艦之間都留出了能容納三艘戰艦橫向身位的距離,如此做是為了能在危急關頭九十度旋轉船身。
“右滿舵,火炮準備。”
法蘭西戰艦相互的距離都超過百米,加之漫天迷霧,因而,並非所有戰艦都發覺了荷蘭人的身影。故而最初只有兩艘戰艦開始準備迎擊。
二十分鐘後,兩艘戰艦轉身完畢,左舷的火炮全部已經對準了西面的荷蘭戰艦,與此同時,其他的戰艦也相繼發覺了荷蘭人。
“轟轟轟轟……”
無數的炮聲轟鳴地響起,其中命中了多少無人得知,然而,這輪炮擊的好處在於成功提示了更遠處地中海艦隊,戰爭已經開始。隨即,地中海艦隊也開始起錨、升帆,以微速前進。
當法蘭西人看不見荷蘭人時,荷蘭人也看不見法蘭西人。因而,在法蘭西戰艦的火炮齊響前,率先企圖利用迷霧來突破封鎖的荷蘭人反而被這迷霧迷糊住了雙目。
荷蘭艦隊在法軍的第一輪炮擊後便魂亂了。
法蘭西戰艦無法在迷霧中互通訊息,荷蘭戰艦也是如此。在敵人開炮後,荷蘭戰艦也開始胡亂行動,有的是在發覺射擊點距離較遠後繼續前進,有的在炮彈略過後調轉船身準備迎戰,有的走得較慢的便乾脆停下。最終,試圖調轉船身的戰艦多少都剮蹭到了近在咫尺的友軍,有些戰艦因而被打掉了前桅風帆,有些戰艦因而被迫停下,但更大的破壞是令大多戰艦無法完成轉向,以致無法用側舷還擊。
在沒有地中海艦隊加入的情況下,大西洋艦隊的分艦隊便已經掌控了形勢,然而,拉芒什海峽上的迷霧還未散去,除了荷蘭人自己外,無人知道他們的蹩腳狀況。
8時,地中海艦隊靠近了荷蘭戰艦,接著,接舷戰開始。
雖然海戰中已經大量運用上了火炮,但火炮能對堅固的船體形成的傷害有限,它們更多時候起到的是威懾及破壞敵艦風帆的作用。因而,海戰到了最